第二十一章 烤制菽面第3/3段
“夫君,这真的只是面粉与菽豆粉做成的么?”吕意一脸难以置信。
“好不好吃?”
“真的好吃,特别好吃。”
“好吃回头再给你做,古人说饥者最鲜,不能一次吃的太多了,不然以后就会觉得不好吃了。”我说道,吕意也是点点头。
“今日午饭怕是一点吃不下了。”吕意笑着说道。
“那就不吃了。”我笑着说
“这样的做法我怕山上种的豆子都要不够他们吃了。”
“那不能让他们都吃了,当时候可以当成货物卖于城中,所获之利就不是几千斤豆子能比得了。”
“尤其那放了盐和蜂糖的涂抹了蜂糖的卷更是好吃。”
“要是刷点那种辣酱,那更是味道一绝。”
“辣酱?”吕意莫名其妙。我却脑海灵光一闪。
“酱?酱?菽豆可以做成豆浆和酱油的啊。”我又喃喃自语道。
“夫君?”吕意看我又出了神。
“你给我提了个大醒,回头奖励你个新口味鲜酱卷。”我说道。
“不行,我现在吃不下了。”吕意摇摇头说道。
“没那么早还得好几个月功夫才行。我先不跟你说了,我得去准备些东西。”我解释说。
“夫君等会就好午饭了。”吕意说道。
“我也吃不下了,帮我跟爹说一声就好。”其实我啥也没吃,最主要的是我一有想法就得赶紧去办了。
然而我还没跑出门又回来了。
“夫君,怎么又回来了?”吕意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虽然知道如何用菽豆制酱但是我想起来,制酱十分耗盐,这盐又是奇贵无比,算了得不偿失。”我叹息道,看来想整点豆瓣酱是不行了。
“夫君,可派人修书一封于我娘家叔父,盐便有了。”吕意说道。
“跟吕叔父要盐,那不如我自己买点盐,这盐贵又不是吕叔父买就能便宜多少的。”吕不韦我是知道他在奇货可居这个典故里的事情,虽说是商人我并不知道他具体做的什么。
“吕家本是姜姓,原是姜姓齐国王室后裔。齐国靠海,齐人煮海水而得盐。叔父也是靠的贩盐而发的家。叔父有极为低价的供盐渠道,所以夫君修书一封,叔父自当不会吝啬那一点盐。”吕意解释道。
“太好了,意儿你又给我立了个大功,要是有了盐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我现在就去修书一封,派人送去邯郸。”我说道。
转眼大半月,收到邯郸回信。大致意思是
“卫福贤侄,已收到来信了。知道你们诸事皆好,我也就放心了,盐已吩咐家中下人随信送上。不日我将入咸阳为了异人做说客,此去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千金散尽定要说服秦国立异人为。若贤侄有何良计,可派人书信告知。”结尾吕不韦。
放下书信,我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上吕不韦不是自己一路老谋深算最后谋的封侯拜相么?怎么现在需要我在背后指指点点了?什么情况?
“夫君,刚听家中下人说,叔父送了十石盐过来。”吕意过来告诉我。
“这么多。”我还在思考刚才的问题。
“夫君看起来在想什么?这么多盐夫君不是应该开心么?”吕意不解道
“我是很高兴,只是信中叔父已经入秦,我正在想如何能帮到叔父。”
“这样啊,夫君这盐是如何安排?”吕意问道,总不能放那里放着,来人点名说是送给我,他们也不好处理。
“留两石于家中,八石送往西山。然后命送信之人等我一会不要走,我有东西交给他家主人。”我对来传话的下人说道。
“是,公子。”那人领命便去了。
“历史上,吕不韦入秦是找了谁?我记得有人给秦王吹了枕边风,然后异人才慢慢有了地位。这人应该是秦王的宠妃之类的,但是现在的秦王早已老迈不可能还有时间搞这些事情,那么就是现在的储君?这么推敲起来此人一定是没有后又得宠还是储君的老婆了。”我赶紧跑回房间写下。
“小侄拜谢叔父所赠之盐,关于公子异人之事小侄觉得,秦国储君若有一无子宠妾让异人认做为母那此事定当水到渠成。”吕不韦一定能看懂。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