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立军令状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亮微微一笑,“子敬挂念我的安危,亮心中十分感动。”

  “挂念有什么用,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罢了。”

  “哈哈,这话可不是子敬的风格,有子敬这‘一厢情愿’,我便有了成功的机会。”

  “哦,什么意思?”

  “子敬请先入内拜茶。”

  “都到了这个时候,我还有心思喝茶吗?”

  “我原本也以为子敬没有这个心思,但是现在看来,子敬闲庭信步,从容自如,不像是没有底气的模样,我这一杯茶,自然是要奉上的。”

  鲁肃叹息一声,“孔明,你果真有办法完成十万只箭吗?”

  “办法总是有的,只是看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何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天机不可泄露,我有一事,需要子敬相助。”

  “说吧,凡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一定会帮你。”

  “子敬对我,果然情真意切。”

  鲁肃正在喝茶,听到这句话,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孔明,你怎么说也是名士,说话的用语是否可以择选的更恰当一些。”

  “在别人面前自然恰当,在想要拿到砍我的子敬兄面前,却是大可不必。”

  鲁肃无语,“孔明,你又在记仇。”

  “在别人面前自然不记……”

  “打住!后面的话我不想听了,让我感觉相对而坐的两个人像是傻子一样。事先声明,我帮你不是因为对你‘情真意切’,而是因为你是我带到江东的,若有闪失,如何对得起刘皇叔。”

  诸葛亮一笑,“我知道子敬的顾虑,那便请子敬帮我准备二十只船,每船之上安排三十名军士,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人千余个,分布于江船两边。”

  鲁肃眉心疑云大起,“孔明,你这是弄的什么玄机?”

  “三日之后,自然见分晓,望子敬此番回去,休说于都督知晓。”

  鲁肃沉吟片刻,“也罢,既然猜不透你的心意,不猜也罢,告辞。”

  “子敬慢走,三日后,请子敬随我一同取箭。”

  鲁肃摇了摇头,又马不停蹄来到周瑜营中,周瑜正在推演沙盘,不时用竹棍拨弄船只,抬首看了鲁肃一眼,“如何?”

  “孔明的确有事让我相助,不过他说让我不要告知你。”

  “哦?”周瑜放下竹棍,“这我到没有想到。”

  “看来这面镜子对你也有些畏惧。”

  周瑜摇首,“未必是畏惧,他不过是为了顾全我的颜面,想让我自己猜出他究竟要做什么。”

  鲁肃皱了皱眉,“公瑾,恕我直言,这个谜底太过难猜,不猜也罢。”

  “总是要猜的,有些时候即使知道落后别人,也要清楚究竟落后多少步,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我又怎么能够让他成为我的镜子。”

  鲁肃颔首,“不错,公瑾所言甚是,倒是我无知了,那就看孔明三日之后,如何奉上十万只箭。”

  第三天夜里四更,鲁肃营外有人求见,“拜见鲁大夫,我家军师请大夫过去一趟。”

  “嗯,知道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