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2段
街坊邻居见到他,人人都得喊一声「严老爷」……
严其华越想越美,嘴巴几乎要咧到腮帮子上了,直到吃饭时,脸上笑容还没散,看往严清怡的目光亲切而和煦。
严清怡如坐针毡,两眼盯着面前的饭碗头也不敢抬。
少顷严其华吃饱饭放下筷子,吩咐薛氏,「再给阿清做两身鲜亮衣裳,姑娘家天天灰头灰脸的不成样子,」 又板着脸教训严青昊兄弟,「你们也老大不小了,往后多做点扫地扫院子这种活计,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长姐。」
得好生养着严清怡,要是干活干得手糙了,还怎么伺候官老爷?
严清怡本能地推辞,「这点活儿我能干,弟弟还小。」
薛氏自是猜不到严其华打算,含笑附和道:「你爹说得对,粗重活儿让他俩干,你帮我缝缝补补,过不两个月就入秋,还得早点把冬衣预备起来。」
夏天活计少,每年这个时候,薛氏都会把去年的棉袄里子拆下来晒晒,至于外面的表层布,能补就补,实在破得太重,就浆洗出来留着纳鞋底子。
一家五口的棉袄棉鞋,没有一个月赶不出来,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严清怡笑着应了。
饭后,严清怡帮薛氏收拾好碗筷,开口道:「我想去文庙街看看,挑些质地好的布头。」
涌泉胡同离小仓近,但小仓做得是穷苦百姓的生意,布店里卖得最好的就是粗布,绸缎并不多。而文庙街离府学和贡院近,铺子里摆的东西更精细好看。
前世严清怡做过绢花,还记得不少绢花样子,甚至有些还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
好样子需得有好布料才能撑起来。
薛氏也明白这个道理,数出十几文钱塞进荷包里,「好,咱娘俩一道去。」
两人刚走出胡同口,身后突然跑出一人,慌里慌张地,擦着薛氏身边经过。
薛氏吓了一跳,拍着心口窝道:「毛里毛糙的,走路不看人?」
「婶子,实在对不住,」那人停下步子赔不是。
却是一起在升仙桥旁摆摊的大勇。
薛氏见是他,脸色好了许多,便问:「你急着往哪里去?」
大勇笑答:「赶着到净心楼占地方,晚了一道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