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2段
「王爷,宜和不宜战,我们的将士多年来戍守边疆,早已人疲马乏,无法与强虏打一场硬仗,十之八九是守不住,不如退一步议和,以保存我方实力。」此人为白鹤年的拥护者,在他的示意下主和。
白鹤年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只想掌握大权,坐拥天下霸业,将所有人才纳为己用,他要当万人之上的王者,以全呼风唤雨的野心,他认为自己智胜先帝。
也就是说,他不甘心屈居人下,要让世人知晓他比先帝强,为当世第一人,名垂千古。
但他对军事全无天分,不懂行军布阵,也看不懂军事图,调兵遣将更是一窍不通,他能掌控的是朝政,但攘夷就力有未逮。
更何况兵权并不在他手中。
「众位卿家意下如何?若有安邦良策亦可提出,本王广纳贤言,绝不专断独行,让天机皇朝毁于本王手中。」他面看向殿下众臣,忧心忡忡的脸上微带一丝深沉和冷意。
面对强敌压境,缺乏忧患意识的众臣根本提不出有力的应对方法,他们都倾向和平落幕,能不打仗就不打,谁愿让自家儿郎到战场送死,未获功名先落个尸首不全。
「冯大人的提议甚佳,冬雪漫漫行军不易,大军开拔到边境已是冰封天地,冰厚三尺,霜雪堆积,人车难行,光是人走在冰上就举步维艰,此仗要如何开打。」未战已先输一半。
白鹤年故作忧虑的询问:「华相爷此言亦是本王的不安,千万将士皆是我朝人民、爹娘的心头肉,本王不愿看骨肉离散、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知你有何高见能避免两军交战,共享太平。」
「和亲,从皇室中选出一名贵女封为公主,以此缔结两国盟约,使其情义长存,互不侵犯。」先把北夷稳住再行定论,熬过冬季,明年春天来临时草木繁盛,牛羊肥壮便无意征战。
华丞相使的不过就是一个拖字诀。
他和白鹤年一样在找兵符的下落,当初先帝死时并未交给在场的任何一人,似乎早就另有打算,因此先帝一死,兵符也跟着失踪。
所以白鹤年迟迟未称帝其实也是有这层顾虑,毕竟痴帝才是正统,他贸然登基只怕担心手握兵权者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讨伐,他努力大半辈子夺来的权力消失在瞬间。
「可你也晓得皇家血脉向来单薄,先帝只有一子并无帝女,而本王的小郡主年纪尚幼,不得婚配,华相爷此计甚好却难以执行。」可惜清平侯府一门尽灭,不然还能从中挑出一名嫡女。
当日余来锡与空影将尾随其后的黑衣人悉数诛杀,余下得知有人逃脱的死士不敢将此事往上禀报,因此白鹤年并不晓得当晚还有另一拨人潜入清平侯府而疏于防范。
他以为清平侯府的人已然死尽,殊不知仍有生还者,空影救驾时曾将背部受伤的三岁侄儿藏于水井中,为他们白家留下一丝血脉。
「摄政王莫非忘了,先前的选妃虽然因故喊停,但仍有多名秀女不愿离宫,如今还住在储秀宫。」不想走,那就得付出一点代价。既然他的女儿当不了皇后,其它女子也休想入主中宫。
华丞相对仍留在储秀宫的秀女深恶痛绝,认为女儿的退选她们肯定脱离不了关系,少了一个对手便多一个机会。
所以,那些秀女也别想有好日子过。他这是迁怒,将所有过失怪罪在别人身上。
国丈爷做不成,他心中的悒郁可想而知,即使已贵为当朝宰相,但人是贪心的,他还想要更多权力,最好是和摄政王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他,成为皇上的外祖父,由他的外孙即位,废痴帝。
三曰后。
一道和亲的旨令下达储秀宫,白鹤年还以燕北七城做为停战的献礼,以示和亲的诚意。
「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我?明明是入宫选妃,为何又封什么懿德公主,即日起前往北夷,下嫁六十多岁的北夷王,他们把我当成什么了?!」任其随意摆布的玩偶吗?
一只汝窑官藏青花玉凤转心瓶应声而裂,全如凋零的落花碎成一片片,细锐得扎脚。
熬过最难熬的礼仪训练,坐不摇裙、笑不露齿,行走的摆荡不可过大,屈膝行礼要端庄,坐姿要挺,目不斜视,卯时起身请安,吃三口就得停箸,未经允许不得抬头,行跪拜礼有一定的规矩……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