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2段
元安府一直都是三大书院并驾齐驱,每次科考都是不分胜负,特别是童生试,大家上榜的名单都差不多。
然而这次,云居书院取得童生功名的人多出了近二十人。好几位原本以为考不上童生的,都反应最后集训期间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不止。
或许其中是有集训的原因,但又有考过好几次童生试的学子反应。以前他考试的时候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状态非常不好,后面两场几乎都是浑浑噩噩度过的。
可这次不一样,云居书院准备的餐盒虽然炉子这些有些麻烦,但这三日吃好喝好,一直都精神奕奕,答题有如神助。
不仅如此,云居书院的学子们名次都很靠前。云居书院包揽了前五名,叶修齐还拿了元安府第二的好名次。
至于第一!简直是让人跌掉了下巴。
商璟昱!
用银钱进的元安书院,让元安书院的山长和先生都不是很看好。再有他在梧桐书院求学五年的经历,他转学去云居书院,元安书院的先生们还暗暗松了一口气。
后来知府陈应寿出面让陈家三位公子都跟着商璟昱转学,元安书院的先生们还觉得陈知府大概是疯了。不过陈知府家的公子在书院学识也不算出色,先生们奇怪是奇怪,倒也没阻拦。
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榜首居然是商璟昱,而且他最后一场的试卷贴出来,上面的字体和答案都让人无可挑剔。
童生试放榜之后,九月的乡试接踵而来。乡试只有两场,结束得比较快。商璟昱再一次头名出圈,叶修齐依然稳坐第二。
两人都拿到了禀生的资格,但顾不上狂欢和庆祝,因为云居书院这边不少人都考上了秀才,一个半月之后的府试,有实力的跃跃欲试,差点功夫的也想要下场积攒一点经验。
元安府下辖各州城的秀才们都在武威军的护卫下顺利抵达府城,先到的住到元安府的官驿里去,后到的就往元安府各处客栈里歇下。
再不济,便去一些民居,花上一点银钱便能借住。
叶修齐考上了秀才,对接下来的府试没有把握,所以也无需太过紧张,干脆和君不悔说一声,就跟着立夏回了城里的小院。
这次回城,明显感觉到街上人潮院这边不少人都考上了秀才,一个半月之后的府试,有实力的跃跃欲试,差点功夫的也想要下场积攒一点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