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牛王山的海盗勾结了倭寇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群穿着盔甲的士兵手握盾牌,顶在前面,后面是一群长枪兵从盾牌手的缝隙中伸出长枪,组成一个像刺猬一样的阵法,缓缓的压了上去。</P>

  这群倭寇看起来没有章法,却也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并没有胡乱放枪,他们的火枪配备率还是挺高的,钢铁的质量也不错,威力也挺大的。</P>

  战场一时有点寂静,只有绿水书院不断往前迫近的脚步声。</P>

  张大牛才刚从新兵连训练完成,分配到一连不久,跟班里的老兵才混熟,就遇上了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一时有点紧张,手里紧握的长枪都快捏出水来。</P>

  身旁的老刘看张大牛紧张的满头大汗,小声的安慰他说:“小张,别紧张,一会战斗打响你紧跟我们步伐,按照训练时的样子,用力的狠刺就行了。要是冲锋或者撤退,你不要跑散,一定要紧跟着哥几个,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我们是铁三角。”</P>

  “是啊,小张,不用怕的,想当年我们打黑水寨,山长一声令下,哥几个是围着那些土匪一顿揍,哥们屁事也没有就打得他们投降了。”身边的大勇是经历过战斗的,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大部分跟他同一个时代的都混上了一官半职,他却还是小兵一个。</P>

  “呯、呯”倭寇的铁炮终于有忍不住开枪的,可是距离还是远了,并没有给绿水书院造成伤忙,各队的兵士更加紧密的跟在盾牌的后面,或是紧挨着全身包着铁甲的士兵身后。</P>

  他们一个个抬头挺胸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很勇敢,而是身前那块可恶的铁板。</P>

  临战前,李奇才发现自己对战争准备严重不足,盔甲很缺乏,而没有盔甲的部队,在冷兵器战争中会造成大量的伤亡,而这是他不能承受的,但这时候再生产盔甲,时间不允许。</P>

  他一发狠,直接使用了拿来主义的精髓,那就是板甲,其实这板甲也不是西方专用,在很久远的时代,中原古人在战争的时候,就会在胸前绑一块板作为防御,但这样很不方便,后来也就被真正的盔甲给取代了。</P>

  李奇让张用青用最短的时间,给士兵们每人弄一块铁甲板绑在身前。</P>

  张用青也不含糊,不就是一块铁板吗,铁锅都能成批量的生产,只要有材料,这容易的很。炼钢厂现在并不缺钢,而是他开动轧板车间,几天功夫就生产了一大批的板甲,只是这东西穿起来并不舒服,也影响动作的协调性,走起路来还要抬头挺胸的,跑快了有时候还上磕下巴下磕大腿,士兵们不太喜欢,但为了保命,大家还是把这块铁板紧紧的绑在自己身上。</P>

  当然了,头上也是戴了个铁锅一样的头盔,有没有用李奇也不知道,只当是寻个心理安慰,更多的防护,那是没有了。</P>

  各营自己想办法,土法上马,贯彻山长 “为了少牺牲,防护要做足。”的批示。有用几块竹片木片绑手上当护臂的,有用自己营里产的皮革造皮甲的,五花八门,一句话,为了保命使劲往身上造。</P>

  “呯、呯……”枪声密集起来,进入了有效射程,倭寇的火枪手不断的进行着射击。</P>

  “嗖、嗖……”倭寇的弓箭手也杂乱的抛射着箭支,可是对绿水书院的杀伤却是有限的很,并没有致命伤,都是小皮毛,受伤的也强忍着往前冲,轻伤不下火线嘛,书院的士兵这点觉悟还是有的。</P>

  绿水书院的火枪手也在指挥官的指挥下,进行齐射。这是滑膛枪时代最有效的杀伤方式,齐射可以有效避开滑膛枪精度的短板。</P>

  随着指挥官一声尖锐的哨响,一声巨大的响声传来,腾起一股浓烟,眼前白腾腾一片白雾腾起,再也没法分辨出远处的人影,火枪手也不去管是否有打中敌人,马上原地蹲了下来,匆忙的装填起弹药。</P>

  待浓烟稍稍散去,眼见倭寇倒下一片,但倭寇的数量很多,虽然打伤打死了一些,剩下的却也没有半点退却的意思,呐喊着就冲了上来。</P>

  绿水书院使用的火枪经过了改进,现在都已经是后装弹了,比起以前的前装弹,那是快了很多,但装弹的时间仍然比较长,眼瞧着倭寇又前进了一小段距离,才听到指挥官的一声哨响,火枪手们又扣动了板机,又是整齐的一声枪响,倭寇又象是镰刀挥过的麦子一样,倒下了一片。</P>

  这时候,倭寇的火枪又零星的响了几声,显然倭寇装备的前膛枪跟绿水书院的后装枪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奈何这一点点的科技领先,在人数面前并不构成压倒性优势,倭寇又呐喊着往前冲。</P>

  他却还是小兵一个。</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