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绿宝石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惟一不太开心的是那是地主老财,现在要规规矩矩的纳税,又被强迫着交出一部分田地,田租也被强行减少了,那高利的贷款也被强迫着要减低,并且不允许利滚利的越滚越多,那些还的利息已经超过本金的多年老债,也不再算利息了,只要把本金还清就可以了。</P>

  这社会的秩序是逐步的向良性发展,慢慢的走回正轨。</P>

  这傍上了总督府的绿水书院,安安份份的开荒种地,公平做买卖,半点没有土匪的样子,比那些真正的官军还让人放心。</P>

  人们都已经慢慢的忘记他们就是绿水寨上的山贼了。</P>

  虽然是过年,但门外,那拉货的车更是一辆接着一辆,商家只要能赚钱,可不管是不是过年,也不管你这酒坊的东家是谁呢。</P>

  再说了,这些商人背后的东家也不见得就是正经的生意人,很多人上岸就是商人,下海了就是海盗,背地里还有可能与那倭寇说不清道不明的有牵连也说不定。</P>

  大年初三了,李奇一行继续的向北进发,谁也不知道李奇要到哪里去。</P>

  张汉也不知道。</P>

  来的时候,李奇说要到高流河畔看看,张汉就以为李奇是为了最重要的钢铁厂而来,但现在是打铁铺看过了,酒厂也逛了,却是没去曾用青的钢厂里看看,当然那钢厂离这里还有些路程。</P>

  一路上要找矿也找过了,这个需要专业的人慢慢探找,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P>

  在酒厂里呆的这一个晚上,也交待了很多的东西,说了更多的新奇异想,还画了几个大饼,以为李奇就是为了酒厂的生意而来。</P>

  却没想到,李奇还要去更远的地方,却又不是直奔钢厂而去,这里除了酒厂,钢厂,最重要的高科技就是那三合土厂了,可李奇明显不是去三合土厂,也不知道是哪里?</P>

  一行人按行军队形开进,安全倒不太担心,这附近书院经营开发多时,又经过剿匪运动,也没几个山匪了。</P>

  那些土匪不是下山从了良,就是加入了书院,现在有这么好的地方,有吃有喝,还干的是老本行,虽然规纪是多了点,但在那里干不是干?</P>

  当土匪的规纪就少了?还不一样没的自由,随心所欲的那是老大,当小的一样活的像个奴隶一样。</P>

  当然,探路的,断后的,那是一样不少,也不会给敌人任何的机会。</P>

  路上李奇倒是时常停下观察地形,一会又皱着眉头思考,张汉不知李奇在想着什么,也没上去问。</P>

  只把心思放在队伍的安全上,信马由缰的慢慢走着,偶尔是望望这青山绿水的风景,倒也是怡然自得。</P>

  队伍经过一个小村庄的时候,李奇突然叫警卫去村里问一下,这里叫什么地名,认不认识一个叫石菉的地方?</P>

  李奇在后世曾经参观过这个铜矿,还在那里寻找过孔雀石,同行的伙伴倒是捡了一块好几斤重的孔雀石,李奇却只捡了几个小块的,回家放在鱼缸里造景。</P>

  但桑田沧海,几百年前的地貌和现代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道路也不同,李奇真的无法凭感觉就找到铜矿所在。</P>

  不久,警卫回来了,原来这里是斧头岗,再往前走,那里有一片低洼的盘地,那就是石菉垌,只是那里除了长草之外,连田都是无法耕种的,底下都是石头,连点泥土都不多。</P>

  李奇大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还以为会大费周折,却想不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P>

  古代和现代的地名,一般变化不大,特别是这些小地名,都是代代相传,如果不是兵荒马乱,人们流离失所,可能数千年都保持不变。</P>

  果然,随着目的地的越来越近,李奇也逐渐找到了那模糊的记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