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落幕第3/4段
众多义军一起高呼,怀着满腔的仇恨重新向着府谷进发,成群结队的奔去。
众位头领目瞪口呆的望着脱离部队,开始往回赶的军队。
眼前的局势,完全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等到义兵们赶到战场,这才发现一切如同高小甲所说,确实是大同军在保护他们的家人。
而且大同军对战三倍与己的官兵,丝毫不惧,作战勇猛,让义军们十分敬佩。
逃跑的老弱们看到自己的亲人,纷纷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义兵们连忙安抚家人,也听到是大同军关键时刻留下来,挡住了官兵,这才让他们能够活到现在。
一些头目听到,纷纷让家人快些躲进山里,拿着兵器大吼道:“弟兄们,大同军有恩于我们,是爷们的,跟着我冲。”
其他义兵纷纷拿起兵器,加入了战场。
杜文焕大声咆哮的指挥官兵围杀大同军。
但是大同军阵型丝毫不乱,在李毅的带领下不断杀伤官兵,竟然让杜文焕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感觉碰到了一块硬骨头。
洪承畴几次下令,让他尽快抓拿李毅。
杜文焕没有办法,只能用最笨但也最有用的办法,全军出击,围杀大同军,杀死李毅。
但他没有想到,义军竟然去而复返。
随着数千义军冲入战场,一直在围杀大同军的官兵立刻陷入大乱。
这时候,飞山虎张胜也带着辅兵加入战场,从侧面冲击官兵。
官兵立刻陷入大乱。
贺人龙被李毅一箭射穿喉咙,艾万年吓得魂飞魄散,带着骑兵败退。
紧接着,引起官兵大部队不断溃败。
洪承畴眼睁睁的看着很好的局势瞬间崩坏,只能脸色铁青的望着战局,咬牙切齿的念着“李毅”二字。
官兵失利,杜文焕气得当场吐血,跌落马下。
被亲兵扶起来后,只能虚弱的下令退兵。
本来战败后撤的局面,竟然因为大同军,成了胜仗。
义军上下欢欣鼓舞,挥舞兵器,大声的欢呼。
然后他们簇拥着李毅,眼神中满是感激和崇拜,大声的呼唤着大同军、李毅的名号。
这个场景,印在众多人的眼中。
他们都明白,此战之后,李毅的声望将会超过大头领王嘉胤,成为义军中最有威望的人。
打了胜仗,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
有人提议留在府谷,经营地盘。
王嘉胤也有些心动。
这时候李毅站出来,主动说官兵虽然败了,但是官兵主力仍在。
义军还是要东进山西,联系山西的起义力量。
李毅此言一出,高迎祥当即赞同,罗汝才也是紧跟其后。
其他人也纷纷同意。
由此可见,李毅在义军中声望如何。
王嘉胤脸色难看,但他还是赞同,三日后全军东进。
东进过程中,李毅下令严明军纪。
高迎祥、罗汝才也是赞同。
义军进入山西,在李毅的建议下公审大户,收获民心,还能夺取大户的家财。
李毅则趁机发展农会,宣传天下大同的思想。
在山西这段时日,义军发展极快。
王自用和张献忠、老回回等人联合起来,给李毅使绊子。
都被李毅轻松解决,并且给了他们不小的教训。
最后,王自用和李毅之间的争端越来越激烈,王嘉胤根本无力安抚。
在山西平阳府,最终两派之间彻底分裂。
王嘉胤带着王自用、张献忠、老回回等人留在陕西。
而李毅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转道返回陕西。
陕西的起义军势力纷纷投奔李毅。
李毅在延安南部攻城略地,训练军队,组织农会,建立根据地。
并且还让范永年从两广地区引进土豆、玉米,让农会组织乡民种植。
洪承畴期间组织起了几次大规模的围剿,都被李毅击败。
而杨鹤招抚神一魁失败,被崇祯皇帝问罪下狱。
崇祯四年,王嘉胤在山西被卢象升的官兵击败。
然后妻弟被收买,联合他的手下,杀死了他。
王嘉胤死后,李毅携大军进入山西,接管了一大部分部队。
王自用心中深恨,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离开山西,通过河南去往中原就食。
接下来几年,官兵力量越来越弱,李毅却势力大增。
最后李毅击败洪承畴,夺取了延安府,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攻占了整个陕西北部。
越来越多的官兵投靠李毅。
最后崇祯七年,李毅以三万之众,对阵官兵六万,大获全胜,俘虏洪承畴。
最终靠着洪玉莹的劝说,洪承畴投降李毅,条件是让李毅称王,女儿作为侧王妃。
&p;本来战败后撤的局面,竟然因为大同军,成了胜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