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阿珍第1/2段
从提篮子卖油条豆浆到现在的固定摊位,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个半月,除去本钱、市税、书同及董妈妈的工钱外,早食摊子盈利五十余两,跟一般的小摊小贩相比,一个半月能有这收入已经很好了。</P>
但这些钱,除了改善吃食之外,其余的苏若锦一直没敢花,原因有三:</P>
一,苏家这几年日子过得太拮据,少不得有些外债,苏若锦先让他爹还了同僚的账,零零散散出去了近十两,最后还有个大债主——范大人的钱没还,这个她跟爹商量了,等过年前送节礼时一道还给范大人,虽然借钱时,范大人言明这钱不要还了,不要说苏言礼做不出这样的事,苏若锦也不同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不然以后谁还敢借钱给他们家,赖人钱财,这是自掘后路,苏家父女做不出这等事。</P>
二,为了让小摊变小铺,少不得要资金积累,每个月赚的钱,多少用于成本、多少拿出家用开销,多少存起来,苏若锦在账薄上记得清清楚楚。</P>
最后,当然就是家中添人手,一个女仆身价在十五两到二十两不等,一旦买了女仆,苏若锦手中的银钱就见底了。</P>
回到家中,书同把骡子上驮的两个大包背到正堂,苏若锦还一手一个小包,哼哧哼哧,忙得董妈妈赶紧接过去。</P>
“这些……”都是啥?怎么不见人?</P>
程迎珍也觉得奇怪,朝院门口看过去,可惜院门口除了直往里窜的西北风,其它的什么也没有。</P>
她看向小脸冻的通红的女儿,“阿锦,你们这又背又拿的,是什么?”</P>
“衣裳鞋帽。”</P>
七八两银子,换成现代币可有万把块钱,按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消费档次,苏家连仆人在内八个人,平均每个人一千多块钱,每个人从头到脚都置办了两身,体体面面的。</P>
“你不买女仆了?”</P>
“买。”</P>
苏若锦一边回娘的话,一边打开放在桌上的包袱,从中拿出搭配好的女子成装,“娘,海棠红袄配秋色裙子,外配驼色褙子。”</P>
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红配绿,绿配粉的,她不喜欢,除了祆子颜色鲜嫩外,裙子、褙子都配了深色系,高级又耐脏。</P>
一买不是一件,还是一整套,那得花多少钱。</P>
“钱都买衣裳了,还怎么买人?”</P>
女儿为了让她安心做月子,每天进账多少都会跟她讲,家里有多少钱,程迎珍也是知道的,买个女仆多少钱,她更是知道,今天这一花,那还够买人。</P>
苏若锦举着衣裳,朝娘甜甜一笑,“先买一个。”</P>
一个的钱还是够的。</P>
程迎珍瞬间明白女儿不打算买家里的粗使婆子,“那怎么行,家里的事这么多,怎么能让你一个六岁的孩子操劳?”</P>
老娘急头上火,苏若锦连忙上来安慰,“娘,你放心,就算买一个,家里的事也有人做。”</P>
原来添的是家里的粗使婆子,让书同还干着,程迎珍这才心里好受,才有功夫看女儿买的衣裳。</P>
苏若锦悄悄望了眼书同,至于怎么买人,二人会心一笑,就不多跟她娘讲了。</P>
自从苏三郎出生后,苏家人已经三年没添过新衣了,大家看到新衣都高兴,但刚才夫人脸色不好,大家也不敢表露,现在夫人脸色松了,个个眉开眼笑。</P>
程迎珍对自己穿什么并不在意,马上让女儿拿出大郎、三郎的衣裳,当下就领进了卧房,站在火笼边给两孩子换上。</P>
外面,苏若锦也翻出书同与董妈妈的衣裳,“你们也去试试看,看看合不合适?”</P>
董妈妈接过衣裳,摇摇头,“二娘子,半个月前我回来时你已经给我放心,就算买一个,家里的事也有人做。”</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