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柳曼逛正阳关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柳曼知道,正阳关城门门额题字大部分出自《诗经》、《史记》、《论语》、《道德经》等中华核心典籍,且含义隽永,同时也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很值得她驻足品味三思。

  可惜因为心里揣着战事,她不能作过多逗留。

  柳曼抬首望望天,发现时间还早,她就萌发出要去玄帝庙看看的念头。

  那一年,柳曼和柯岩为追捕张子清,也到过玄帝庙。

  有迹象表明,张子清为躲避追捕,很有可能藏匿于玄帝庙。

  可是他们搜遍了玄帝庙,没有张子清的踪影。他们只得撤了出来。

  柳曼带着秀儿和凤妹子往左一拐,拐进了一条林荫道。

  顺着林荫道,她们来到了玄帝庙。

  玄帝庙给柳曼留下的印象很深,一个普通的小镇,居然有一座特别大的玄帝庙。它的宏大的规模,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庙宇,供奉的玄武大帝金铜像,据说是皇上御赐铸造而成的。

  玄帝庙坐落在正阳关临淮河边。走过一条林荫小道,一座气势宏伟的庙宇便出现在眼前。

  拾级而上,走进庙宇正门,前殿为灵官殿,供奉着一座威严的金铜佛像,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护法神王灵官。

  两侧分别还供奉药王爷、送子娘娘、文财神和伏魔大帝。

  穿过灵官殿,可看见一座石牌坊上印刻的玄帝庙三个字。

  据说,这块石牌坊是整个玄帝庙最为古老的物件,经过专家鉴定是唐贞观时期的产物。所以也间接证明了这座庙宇的千年历史。

  院中本来还有一块圣旨碑,可不知怎地却消失不见了1。现在看到的是竖碑的石基尚在。

  几人来到院内,见院内环境清幽,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味道,甚是好闻。

  再往后便是玄帝庙的主殿真武殿。

  这里供奉着玄天大帝及它的四位护法神灵,这是明朝正德7年用4吨多精铜铸造而成的,主像玄天大帝重约两千公斤,四尊小神像每一个也有一千两百斤。

  传说,明代的时候,当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能够成功登上帝位,在关键时刻得到玄武大帝帮助。

  后来朱棣当皇帝以后,大肆推崇玄武大帝,所以在全国各地大建玄帝庙。

  而正阳关的这座,虽说始建于唐朝,但是到了明早期已经衰败。朱棣即位后才得以重建。

  而寺院中的七尊铜像也是在那时铸造,每一尊金铜佛像的底座背后都清楚地印刻了铸造时间为明正德三年,于明正德七年七月铸造完成后运抵正阳关玄帝庙,由正阳关当时所属的州府凤阳府督造。

  柳曼看去,如今的玄帝庙虽说也有香火,但却一点也不旺盛。据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庙会的日子,玄帝庙也因此成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该碑于2002年在玄帝庙内出土,碑首为二龙戏珠,中有“圣旨”二字,碑首的出土也证明了玄帝庙是由皇帝钦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