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王钩的思绪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即使是那些留在屯堡内的虎蹲炮,也同样配有炮架。

  但由于虎蹲炮主要发射散弹,有效射程有限,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曲柄和螺杆,进行精细的角度调整。

  根据收集到的情报,王钩了解到清军中使用的打三斤和打五斤的红夷大炮,也采用了与青牙军类似的二轮炮架,并且同样运用了螺旋铁柄来调整射击角度。

  这种设计在如今各军中相当普遍,并不足为奇。

  然而,让王钩感到好奇的是清军中那些能够发射十几斤炮弹、重量高达三四千斤的神威大将军重炮。

  由于其巨大的重量,这些重炮通常配备四轮炮架,并且在发射时需要通过打桩绑绳的方式来稳固炮身。

  这种重炮在调整射击角度和转动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

  因此它们通常仅用于守城或攻城的战斗中。

  但是,情报显示清军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四轮磨盘炮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这种炮架的设计下,只需几名或十几名力士转动炮架底部的磨盘,就能够轻松实现炮车的转向和高低调整。

  据情报局夜不收的消息:“敌人的火炮可以旋转和转动,能够调整高低,即使重量达到万斤,仅需数人的力量就能轻松推动。”

  王钩对清军这种炮架的具体构造感到好奇。

  不禁猜测其设计灵感是否来源于骡子拉磨的原理。

  与此同时,他的内心涌现出一股强烈的豪情,渴望与清军的火炮营展开一场较量。

  ……

  “将士们加油啊。”

  王钩再次向火炮营的军士们鼓劲,随后他的思绪便飘忽不定,仿佛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显然又在深思火炮营的事务。

  自从天启年间加入青牙军以来,王钩至今仍保持着对技术细节的浓厚兴趣,而对其他事物则显得漠不关心。

  此刻,他确实在思考炮兵营及其火炮的相关问题。

  目前,辎重部门或营部内部有许多火炮学徒,他们在训练营和炮兵营中学习各种火炮知识。

  然而,实战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

  正如俗话所说,练习百日,不如实战一日。

  因此,这些许多炮兵学徒,都在随军出征,以便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

  王钩此时正在考虑的是药包的问题。

  从最初的青牙军炮兵千总发展到现在,火炮营各个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

  火炮营中收藏了徐光启等人所编写的重要书册文献。

  这些书籍,无论是炮手还是炮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对矩度和铳规的使用进行了实际操作,并对不同仰角的射程和弹药用量有了专门的记录。

  炮手和炮官必须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

  因为在火炮营军士的技能考核中,上等军与下等军的区别就在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实,随着关外各种相关炮具的逐一打造完成,以及大量的实弹练习,不断地纠正错误。

  再加上炮镜和千里镜的应用,青牙军的火炮营在操炮技术上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即便是随便一个火炮学徒,在外人眼中也被视为大师级别的人物。

  而药包的使用早已普及,并非新鲜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