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毛骧:好像哪里不对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且有他在一日,百官的心就一日安定不下来。”

  毕竟双方已经不死不休,文官动不动就集体弹劾毛骧。

  必须要有一方彻底退场,才能结束这场纷争。

  让谁退场?

  自然是毛骧及其党羽。

  “还有一点,毛骧及其党羽借着查案之名,谋取私利。”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贪了多少,但估计千万贯还是有的。”

  朱雄英瞠目结舌:“千万贯?你莫要说笑,大明一年的税入也才一千万贯吧。”

  陈景恪肯定的道:“这两年光是被他们查办的官吏就有两万多人,地方富户就更不知凡几了。”

  “这些可都是有钱人,我说他们贪了一千万贯,还是保守了。”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道:“你说的确实保守了,查获的赃物要先经他过一过手。”

  “最好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全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留给咱的,都是一些破烂玩意儿。”

  “他以为咱什么都不知道……嘿,咱只是暂时在他那里存放一些时日而已。”

  “现在正是用钱之际,也是时候拿回来了。”

  朱雄英眼珠子都红了,竟然这么多钱,那都是皇爷爷的钱。

  皇爷爷的就是我的,所以那都是我的钱。

  我的钱。

  可恶的毛骧,竟敢贪我的钱,该死。

  “那他确实该死,一定要把他们都杀了,把钱抢……收归国库。”

  马皇后并未发现大孙子的异常,继续说道:

  “朝廷好不容易才通过提高俸禄,稍稍稳住了人心,绝不能再出问题。”

  “所以李善长之事不宜声张。”

  “毛骧和他的党羽,必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

  “就算陛下不让他们继续追查,他们也会私下动手,到时恐无法收场。”

  “所以,他必须死。”

  杀了他,既可以安抚人心,又能将李善长之事压下去。

  还可以缓解财政压力——虽然通过宝钞新政,让朝廷暂时没有这方面压力,可谁嫌钱多呢。

  朱雄英惊讶的道:“李善长之事,就这么轻轻的放过了?”

  马皇后说道:“事情总要有个轻重缓急,胡惟庸之事已经过去四年。”

  “其党羽大部分都已经被处死,剩下的这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且李善长虽然知情不报,却并未真正参与……”

  “眼下正值大明变革的关键节点,又是用人之际,没必要因小失大。”

  朱元璋脸色阴沉,没有赞同,却也没有反对。

  朱雄英很是不甘心,看着陈景恪问道:“你也是这个意思吗?”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李善长就是墙头草,随风倒。”

  “现在胡惟庸已死,大明江山稳固,他也就不会有别的心思。”

  “所以倒不妨先用一用他的才华。”

  “等到变革结束,将这两份口供给他送去,他会自己体面退场的。”

  朱雄英问道:“他要是不想体面呢?”

  陈景恪笑道:“那咱们就帮他体面。”

  他看向朱元璋,继续说道:“李善长为大明建立,是立过大功的。”

  “当年陛下在前方征战,他协助娘娘稳定后方,为军队供应物资,从未出过差错。”

  “大明建立后,他又协助陛下建立了,官制礼仪、律法、封赏等等制度。”

 的钱,该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