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140章突如其来的迁都话题(加更求月票)

  看完吴愿的密信,陈景恪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但这个结果,真的让他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标竟然被朱樉给气出高血压来了?

  这事儿说出去谁信?

  可还有个问题他想不通,朱标绝不是个拿别人错误,来惩罚自己的人。

  即便那个人是他的亲兄弟。

  为何会为了朱樉的事情,生这么大的气?

  朱元璋叹道:“之前我几次想将朱樉召回应天严惩,标儿不知他的罪行,出于兄弟情义劝说于我。”

  “我也有侥幸心理,就顺水推舟收回了命令。”

  “这次标儿去陕西,亲眼目睹了他的暴行,因此自责……”

  陈景恪懂了,朱标气的不只是朱樉,更多的是他自己。

  看信里所言,他应该还觉得自己亏欠陕西百姓,因此内疚。

  陈景恪继续道:“作为大一统的王朝,交通要便利。”

  朱标才二十八岁,如果不得这个病,至少还能干三四十年。

  马皇后表情不变,显然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陈景恪这才说道:“既如此,臣就妄言几句。”

  而眼下的北平,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就出声问道:“景恪对迁都可有什么想法?”

  “这也是咱不想将都城放在北平的原因。”

  不过他依然没有就此做出决定,一切等朱标实地考察归来再说。

  陈景恪就继续说道:“对于小国来说,因为国土狭小,很可能一个区域同时承载着四种功能。”

  朱雄英连忙问道:“应天不是挺好的吗?为何要迁都?”

  这对普通人来说不难做到。

  想想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就知道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若论经济,自是洛阳最强,长安其次,北平最次。”

  陈景恪内心也很认同朱元璋的看法。

  “经济区域,交通便利的地区,其实都比较适合发展经济。”

  那里是他的老巢,既可以达成政治中心北移的目的。

  却不知道,朱元璋竟然也有这样的想法。

  朱元璋愣了一下,不解的道:“为何?”

  这运气,是真踏马的好啊。

  但现在是洪武十六年,不是三百年后,更不是六百年后。

  北平在地势上确实可以当京畿。

  用不了多久,关中就要人吃人了。

  具体缘由已经不可考,但想来是极其有说服力的。

  朱元璋顿了一下,说道:“发展潜力?”

  还具有极强的战略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仅有的宫殿,也毁于战火。”

  “一旦江防被破,应天就会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

  但高血压,说重也不重,说轻也不轻。

  “唐朝人口巅峰约为六千余万,大明立国就有六千万人,百年后人口将破亿。”

  “目前的北平、太原等地,都是这种类型。”

  再次啰嗦一下加更规则。

  还没等他开口,马皇后却先说道:“恐怕不行。”

  洪武二十四年,再次派朱标前往长安实地考察,其实已经做好了迁都的准备。

  陈景恪却暗自摇头。

  也就是说,朱雄英要当至少三十年的太孙太子,等到四十岁才有机会登基。

  哪个儿子敢反对试试?

  他只需要综合考量,哪个地方更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