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燕府女诸生第4/4段
姚广孝一边和朱棣往燕王府存心殿赶去,一边为他解释起了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各种事。
朱允炆微微回过头,眼神瞥了一眼黄子澄。
花了半字的时间,他才狐疑的看向姚广孝:“老和尚,你是不是在骗俺?我家老二能有那本事?”
仅这一座矿山,就能让大明的铸钱量增加近四成,如果算上已经勘探出来的云南铜矿,朱允炆都无法想象大明的铸钱量能增加到多少。
这宫装女子比一般女子身材要高挑,细眉长目高鼻鹅蛋脸,身上有一股书卷气,让人看了不得不说一句“好个女诸生”。
北平城中大多都是军户人家,说不定就是朱棣哪个部下的家人,所以他才对他们热情回应。
“……”
不多时,一桌子饭菜就已经摆好,旁边特意还摆了另一桌饭菜给等会换班的四个兄弟吃。
“诶,俺回来咧!”
“高煦…兴许是长大了吧,他的事情,我是越来越难以帮得上忙了……”
朱允炆将手中绸布随手丢在旁边太监手中的托盘里,而后目光炯炯的看向黄子澄:“九华山铜矿的事情,先生应该知道了吧。”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饶是朱棣着急去见自己想见的人,却还是忍不住停顿了脚步,表情错愕。
“徐妹子,俺回来了!”
不过朱允炆并未将他们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属于新崛起的势力,还无法和浙东、淮西抗衡。
“殿下,虽然近来矿山发现众多,但开采也需要投入……”黄子澄怕朱允炆不看成本,因此提醒道:
北风猎猎,不断在存心殿广场上呼啸吹着,吹得朱棣鸳鸯战袄的下摆和姚广孝的僧袍猎猎作响。
这样的速度,就算放到后世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了。
不过他的话里也透露出了这次的他回程并非是北巡结束,而是因为有人催他回来。
穿着僧袍的姚广孝被朱棣这话说的沉默,朱棣却突然哈哈大笑道:“俺说笑咧!”
在那饭桌上,吃东西的不仅他一人,还有他那良师益友的先生黄子澄。
淮西与浙东是陪同朱元璋创业的元老派和后晋派,与二者不同,江右派多是以科举起家的江西官员。
朱允炆下了逐客令,黄子澄也很明事理的回礼离开。
放下东西,他们二人好似火烧屁股般离开了院子。
说罢,他抬头看了一眼站在院里的众人,笑骂道:“怎么?还要我亲自给你们抬椅子不成?”
“殿下,燕嫡次子煦受罚虽好,但您还是不要表现得太过明显,另外还是得每日为他美言,这样才能让陛下知道您心怀兄弟。”
鉴于一小旗连带小旗官十人,林五六将众人及自己安排为三队,每人站哨两刻钟,然后轮换。
在队伍前头,一个身材高大,留着夸张大胡子的男人正在乐呵呵的往前方赶路,高兴的心情连带着马蹄都清脆许多。
站在书房门口的他亲眼看着太阳落下,听着耳边暮鼓声结束,心里却是升起一股无奈。
他也清楚,自己刚才的那番话惹恼了朱允炆,因此眼下双方都互相冷静下才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是找到了九华山铜矿,那这价钱能涨起来也倒不奇怪了,只是这价格……”
只是,这份心思能存在多久,谁也不能笃定。
虽然民族繁多,但他们的规模并不大,仅有六百余骑。
“俺爹的性格俺知道,要是老二真让他不高兴了,估计现在已经把他关凤阳的墙里了。”
王俭的坦诚让朱高煦哭笑不得,他还没见过看守把饭钱交给犯人管的,不过他倒也没有推脱,而是接过回道:“你这话倒也有几分意思,就是我听着总感觉奇怪。”
由于铜材稀缺,这些铜钱只能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这支骑兵民族杂乱,有色目人,蒙古人、女真人及藏人、汉人,可以说真正阐述了一支多民族骑兵是个什么模样。
眼下九华山要是能顺利开出每年四十万斤铜锭,那大明每年的铸钱量就能保守增加七万贯。
“太常寺确实有事,臣告退……”
在大胡子男人的身旁,一个雄壮的青年笑着走上前来,而他的称呼也道出了这大胡子的身份。
“去!给门口的酒楼续上钱,再叫他弄两桌好饭菜,咱们今日虽然不能饮酒,却也不能吃的太差。”
“殿下!您回来了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