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得陇望蜀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尽管依照当下的产量,吉林城的水泥场一年的产量都不如后世一个小型水泥场一天的产量多,但对于朱高煦和吉林城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他规划的吉林城屯垦水渠图中,水渠总长度是二十六里,可以浇灌十五万亩耕地,需要用到七十八万斤水泥,以一千人来算,工期需要整整九个月。

  只要有了水泥,河沙和碎石都可以从旁边的松花江中获取,顺带可以将松花江简单清淤,不至于来年水漫河堤。

  这个时代的吉林城要到九月末才会降雪,也就是说朱高煦他们差不多有三个半月的时间。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六月中旬就得动工,到时候能攒到十五万斤水泥,大概可以修建五里水渠,能灌溉最少三万亩耕地。

  这样的灌溉面积,对付今年吉林城这难以突破三万亩的耕地,绰绰有余。

  唯一让朱高煦有些焦急的,就是兵卒们的学习进度太慢,而且吉林城的基建严重拖延了他们的练兵进度。

  因此秋收前对西阳哈的行动,朱高煦还在迟疑要不要推到明年开春。

  他不记得明年的兀良哈南侵大宁是什么时候,如果是秋季还好,就怕是早春和夏季。

  有这个不确定在,朱高煦只能硬着头皮将计划进行。

  他必须在秋收前击垮西阳哈,从西阳哈那里获得足够的牲畜和人力。

  “殿下,您其实不必自扰……”

  亦失哈忽的开口,尽管他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那么急迫的安排各种事情,但他却能看出朱高煦承受的压力。

  “那西阳哈若是来犯,奴婢拼死也会为殿下手刃他。”

  亦失哈向朱高煦做出保证,听得朱高煦露出笑容,但他却未曾打击亦失哈,只是起身拍拍他的肩:“我相信你。”

  话音落下,朱高煦也准备回府吃饭了。

  不过他带着亦失哈还没走下城墙,便见到了王府方向有马匹疾驰而来。

  不多时,张纯骑着马出现在了朱高煦的面前,并及时勒马。

  “殿下,好消息,魏国公与诸将于四月十七日平定侬贞祐叛乱,侬贞祐死于阵中,广南七千罗夷全军覆没!”

  张纯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双目中都是激动的光芒。

  不止是他,就连亦失哈听到这消息都激动地看向了朱高煦,毕竟在他们看来,魏国公徐辉祖可是朱高煦的亲舅舅。

  只是相比较他们,朱高煦脸上的笑容就有几分僵硬了。

  他倒是没想到云南三部土司叛乱居然只持续了不到十个月就被平定,尽管他知道瞿能、沐春、宋晟、何福等人都是当今名将,但这叛乱北平的消息还是让他有些哑然。

  过了片刻,他才强装高兴:“如此,舅舅恐怕要被陛下褒奖了。”

  伪装间,朱高煦心神不定,他没想到麓川居然沉住了气,没有趁着云南精锐都在广南而悍然起兵。

  他明明记得麓川在洪武晚期与大明打了好几场,怎么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

  来不及猜想,朱高煦只能摆手大笑:“叫上傅让他们,今日要在王府摆上几桌酒席才能尽兴!”

  “是!”张纯与亦失哈高兴作揖,而后跟随朱高煦返回了王府。

  不多时,王府内便忙碌了起来。

  趁着所有人忙碌,朱高煦回到了书房,将自己所绘的云南地图拿出展开。

  他皱着眉头看完了地图,也分析清楚了眼下的局势。

  “这一仗过后,若是麓川和其它土司没有反应,恐怕宋晟他们会被继续派往西北,何福瞿能也会返回四川和贵阳,不过……”

  朱高煦将目光放到了四川行都司以及乌蒙三府上。

  他的第二张矿图,就是为眼下的情况准备的。

  只要朝廷派出去的人探寻到金银铜矿,朱高煦不相信朱允炆会不心动。

  他需要江南的支持,就必须要把以钞抵税进行下去,不然这些乡绅富户手中宝钞就难以最大利益化。

  既然要用江南的势,就必须给他们利益,不然最后遭到反扑的只能是他自己。

  朱高煦揣摩起了朱允炆的心思,与他念头所想一样,此刻的朱允炆正在东宫春和殿里望着第二张矿图,眉头紧皱。

  “偏偏生在这样穷山恶水的地方……”

  五月的南京已经有些燥热,而这份燥热更是让朱允炆的心情燥郁几分。

  “殿下,齐主事,黄太常寺卿求见。”

  东宫带班太监李权站在了春和殿门口对朱允炆遥遥作揖,听得他的话,朱允炆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宣……”

  在他这句话后,李权离开了殿门。

  不多时,刚刚参加完午朝的齐泰与黄子澄便走进了殿内,一如既往的对朱允炆作揖行礼,高唱:“太孙千下,您其实不必自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