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春秋笔法朱允炆第2/4段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李善长,对于李善长,他实在是爱之深,恨之切。
他三番五次不让人牵连李善长,可李善长的做法却令他太过失望。
“老臣只是来看看陛下,现在看到陛下,老臣现在便走了……”
李善长的外貌维持在五十岁左右,这时候的他,脑子比活着六七十岁的时候清醒太多。
他知道自己一群人都是依附朱元璋,不然早就被送去投胎了,所以在见到朱元璋后,他便作揖解释,而后转身离开了。
“老国公,你……”
蓝玉他们瞧着李善长的举动,顿时感觉到了“背叛”的滋味。
在朱元璋狠厉的目光,以及徐达等人的保驾护航下,他们只能不甘心的转身离去。
眼看着他们离开,朱元璋收敛了目光,露出笑脸看向徐达他们。
“标儿,你大兄呢?”
朱元璋没有和老兄弟们立马寒暄,而是询问起了朱标。
尽管朱元璋没给那人封爵,可他却给那人的父亲,自己的哥哥们给封爵了,所以他知道,自家那个侄儿,应该也来到了这个地方。
“大兄他们都在后院呢,不过爷爷他们已经投胎了……”
朱标笑容灿烂,朱元璋闻言颔首,心中有些遗憾,可回想之后又叹了口气。
他抬头向天看,刚才忙着收拾蓝玉他们没注意,现在一看,天上漂浮着大大小小数百个浮岛和几十块大陆,这令他有些好奇。
“妹子,那是什么?”
朱元璋询问,马皇后笑道:“这些东西,还是让天德他们和你说吧,你们也那么多年没见面了,趁机聊聊天,叙叙旧。”
“虽说人死了不用吃东西,但这地方还是可以做饭菜吃的,我去给你煮碗面。”
“好……”朱元璋心里十分感动,心想自家妹子还是原来的样子,自己让她等得太久了。
马皇后转身离去,徐达等人也凑了上来为朱元璋解释起来。
“陛下,天上那些都是历朝历代的王朝,小的就是五代十国那种小国,大的就是秦汉隋唐那些大国。”
“每一代君王驾崩来到这地方,王朝的土地都会随着君王时期的功绩来进行增长。”
“现如今土地最大的就是蒙古人的土地,合计三千三百余里,其次就是唐朝的一千二百里,再其次就是我大明朝的八百余里,随后是汉朝的七百余里。”
徐达说这话时有些尴尬,朱元璋也不禁唏嘘道:“偌大中国诸代,竟让胡人居首位,这真是……唉!”
“确实可惜。”徐达闻言看向朱标,他本以为朱标会成功即位,却不曾想朱标竟然先老朱一步来了。
现在看老朱这架势,显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是什么开拓之主,大明朝恐怕难以超过蒙古了。
“爹,都是儿子……”
“不用说了,说不定允炆也能做的很好,哪怕允炆不行,后面说不定也有有为之君呢?”
朱元璋安慰着朱标,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以朱允炆的性格,是培养不出什么有为之君的。
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脑海里不免浮现出了朱高煦的身影。
“倘若是这小子……罢了,多说无益。”
朱元璋将这种不可能的想法给驱赶出了脑海中,随后带着徐达他们出去走了走。
大明朝八百余里土地,并非指只有八百里地,而是绕大明一圈八百里路程,其中有沙漠、湖泽、江河、山川、雪山……等等自然地理和景观。
真真算起来,想要走完还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好在这片土地上有大大小小许多无人的城镇,也有许许多多动物生活。
朱元璋和徐达他们驯化了一些野马,然后花费了大半個月的时间走了一圈,发现有大大小小城池三座,集镇六十处。
这广袤的地区,足够容纳近百万人生活。
当然,在地府不需要吃饭,所以能生活的人将更多。
这里没有春夏秋冬,树木石头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虽然说是地府,但感觉比人间更让人感到舒服。
毕竟这里没有饥饿、灾荒、战争,不用担心生存问题。
可以说,地府为了让历代皇帝安心待下来,还是花了很大功夫的。
可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当下仅有不足五千,所以显得有些冷清。
不过朱元璋不太在意,随着时间推移,这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
想到这里,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元璋基本都在和老兄弟们感慨曾经,并在自己大哥朱兴隆的牵线搭桥下,将自己与大侄子朱文正的关系给修复。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晃眼便过去了两年。
这,显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不是什么开拓之主,大明朝恐怕难以超过蒙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