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报到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各项资料齐全,最关键的政审证明也清清白白,这时候陈凡帮姜恒提前解决遗留问题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否则的话,就很有可能被列入“候选”,哪怕最终能够通过审批,也要等到4、5月份才能入学。

  对了,除了这两批入学的大学生,今年还有一批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和第一批学生一起入学,只不过他们的来历有些“特殊”。

  因为这些人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和前些年一样,是从全国各地的中学里面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直接获得入学资格。

  也就是推荐入学。

  只不过相比以前,今年这类同学的数量极其稀少,而且只有少量学校接收。

  而之所以保留这部分入学方式,据说……咳咳,据说啊,是为了比较两种招生方法孰优孰劣。

  当然,事实如何不重要,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除了这些同学之外,在3、4月份第二批次同学报到的时候,又追加了一批补录名单。

  便有了第三批入学的学生,那时候一学期已经过半了。

  这批学生被录取的原因有点复杂。

  首先是和姜丽丽之前一样,有背景疑点的,被列入“候选”,然后经过各自学校领导翻阅拍板,决定录取,属于实实在在的幸运儿。

  其次便是成绩达标,但是因为录取名额有限,不幸没能被录取的一部分人。

  这种事情在后世看来再正常不过,名额只有这么多,优胜劣汰不是很正常?

  但是有些领导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些人都是有才华的好青年,只是时运不济,被排除在外,既然大笔掌握在本座手里,这个方便之门必须开!

  于是后来又补录了一批,人数大约在第一批次录取的35%左右。

  可不老少了。

  当然,这是个好事,可是等到执行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大学不够用!

  当时全国就这么多大学,教学资源有限、招生名额有限,本来招收那些被选拔的优秀生,就已经挤爆了现有的教学资源,新产生的这些,实在是hold不住啊!

  尤其是宿舍不够用。

  那怎么办呢?

  没关系。

  “祸”是领导闯的,他们也自然有办法应对。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条,学校不够,那就硬凑!

  于是一批普通中专,就这么被升格为大专或本科院校。(原在校同学笑晕在厕所)

  一方面,将录取在大城市本科院校的扩招生,以“走读生”的名义办理入学,也就是只需要增加几张课桌、食堂煮饭的时候多舀几碗米,就能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在地区级城市入学的,则将一些老牌中专升格成大专。

  以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在1978年4月以前,名字叫做“绍兴师范学校”,当年便抓住机会升格为大专,改名为绍兴师范专科学校,这便是后来的绍兴文理学院。

  而当时他们77级的学生,是以“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的名义招收,等到上级批准“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之名,已经到了1980年8月,当时该校77级的学生已进入毕业季。

  差点就不知道该用哪个学校的名字毕业。

  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该怎么“称呼”这一届的学生。

  其实在以前,“级”和“届”的使用比较混乱,入学或毕业,两者混用的都有。

  也就是这一年,上级正式确定了“级”和“届”的用法。

  入学是“级”,毕业是“届”。

  好,问题来了。

  这一次的大学生,怎么算?

  高考是在77年冬,入学已经是78年春,毕业是在82年1月,……可若是算他们82届,把78年夏天参加高考、82年夏天毕业的学生置于何地?

  最后经过上级讨论,认为既然高考时间是77年,那就定77级,毕业时间就忽略掉82年的那一个月,定为81届。

  当时浙江大学有位资深教授戏称:“名为77级,却是78年入学;算作81届,实是82年毕业”。

  姜丽丽便很荣幸地赶上了“溯源去尾”的这一届。

  办事的老师将所有资料一遍过,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迅速开始工作。

  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姜丽丽便办完入学手续,然后拿着一张入学指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条,学校不够,那就硬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