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亲自试药第2/2段
林子泰以27岁低龄,站在第一排,已经破天荒头一遭,是多少人求之不得机会。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林子泰正色道:“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
只不过程知雨是站在城楼上,而他是站在下面第一排的位置,虽然是第一排,但一个检阅者,一个被检阅者。
魏以翔热情接待,满脸笑容:“林总,这点小事,您打通电话就可以了。”
其中涉及大量的生物基础知识,只是林子泰当初偏科了,学习的重点全部放在神经生物学,对于细胞分子只是一知半解。
全自动注射器,只要轻轻地按住开关,就会装载的药剂探出针头进行注射,根本不用担心被扎得太深,或者太浅。
九条产线每天能生产1161万罐,约64.5万箱,仓库门口的大货车排着长龙,一车箱一车箱装载,发往整个华南地区。
林子泰看向周浩的报告,当时他是用12分23秒让身体适应,并症状得以缓解。
林子泰脸上露出一抹怜悯,带着悲天悯人的神色:“我们基金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也好声好气的安慰:“如果我有这个机会,老家宗祠的族谱都要为我单开一页。”
看出林子泰心情不太好,苏嘉悦来到他的身后,帮他捏捏肩膀,舒缓一下情绪。
那个时候,学习是快乐的,因为所学的知识都浅显易懂,不难理解,并不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
“没事伱就先出去忙吧,我下去看看。”
也是时候了。
可是现在,天灵盖打开了一样,虽然没达到过目不忘的水准,但只要之前看过四五遍,刻意去记住,就就能回想起内容。
京城的军总院1500位慢粒病患,每人得到1.5万的医疗补贴,都是由这家慈善基金会全资捐助。
隔日,一行人去往生产车间参观,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单条生产线,每一秒就能生产14.9罐饮料,全天达129万罐。
他记录着时间,从药物发挥功效开始,在第11分钟的时候,脸上的红温开始褪去,呼吸道也通畅,伴随着心率逐渐下降。
浜屽叚闆朵簲:f涓冮浂闆?:鍥涗笁:鍏浂闆堕浂::涓冧簩f
“老板,你就偷笑吧,这个位置清一色都是五十岁朝上,你就是其中最靓的仔。”
一个没有骚扰,衣食无忧,还能赚钱的封闭空间对他来说,不是地狱,而是天堂。
林子泰低头看向腕表,心率来到了74,全天最高84,最低达到71次每分钟。
检查周浩这几天的体检报告,只要进入专注就会红温,但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
问多了,容易惹祸上身。
林子泰真的很忙,不是在路上,就是准备去往路上,但又不同传统的企业家,他总能挤出一点时间健身,保持强健的体魄。
价格也非常喜人,一支就要一百多,而且很几毛钱的注射器都一样是一次性的。
送走央视的拍摄团队,林子泰郁郁不振回到公司,因为他跟程知雨各收到一封庆典日的邀请函。
林子泰面露欣喜,迅速翻阅单核细胞的演变以及验证方式,摄取知识的速度,仿佛回到了半年前,刚刚打算学习生物学。
林子泰沉吟片刻,挥手驱赶苏嘉悦,独自乘坐电梯,直达地下的实验室。
她都不理解林子泰在惆怅什么,程知雨是中科院院士、慢粒新药研发者、拒绝诺奖的生物学大佬、70周年勋章的获得者,他站在城楼上合情合理。
只是快乐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自从脱离了生物学的大分类,进行小分类学习,特别是专攻神经生物学之后,
知识越来越晦涩难懂,一个简单公式,他或许需要重复看七八遍,靠着死记硬背,再实验一遍才能勉强记住。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