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34:铜闸门艨艟败战,三江口谯秀献计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人家放心,桓某必会言听计从。”

  桓温面向众将,发令道:“桓云、桓豁,命你二人,即刻前往西山,寻找堰塞池,掘池放水,不得有误。”二人领命而去。

  桓温又道:“桓秘、桓冲、周抚、朱焘、袁乔、袁真、司马勋,你等带领所有战船,分散靠岸,不可在险浪之处停泊。待水寨冲毁,大浪平息,直捣三江镇。”

  “得令。”军令传下,众将分头行事。桓温与军师谯秀,赶往巴水畔高坡之上,远远观战。

  桓云、桓豁直奔巴水之西的西山,掘池放水。西山之上,果然有处堰塞池,终年积水,借着夜色昏暗,数千将士,一同开挖,掘开水池,汹涌积水,顿时倾泄,激荡而出,浪打水寨。

  顷刻间,三江镇水位暴涨,大浪滔天,水患突如其来,驻守水寨的汉兵谁也不曾想深更半夜,大水猛涨,众多兵士躲闪不及,葬身洪流之中。

  桓温、谯秀等人站在高坡,只见陡峭的山壁,好像悬挂在天上,波涛翻腾,迅猛直下,谯秀道:“西蜀重归大晋,老朽也能告慰祖父在天之灵了。”

  桓温不禁叹息道:“此番入蜀,不知多少壮士要葬身蜀中,入峡之叹,既为忠臣,难免川中生灵罹难。”

  说话间,只见那经年失修的水寨,也难挡恶浪。虽说艨艟战船,撞不开寨门,但巨浪面前,不堪一击,木桩连根拔起,箭楼、瞭望台,接连垮塌。顷刻间,筑寨圆木横七竖八,随波逐流,铜闸门沉入水底,不知所踪,一座水寨灰飞烟灭,坍塌散落,消逝于茫茫浩瀚之中。

  一连两日,洪流才滚滚荡过,三江口水寨荡然无存,只剩两岸嵌入地上的残骸,把守将士早已各自逃去,不知所踪,只剩一条通坦河道,流向蜀川。

  安西将军桓温率舟师列队而行,大举挺进,巴水平波,如入无人之境。真可谓:

  川峡激流湍激澜,大浪何惧寨头盘。栅营漂泊逐东去,铜闸没淹洪淼欢。

  淘尽寒江留残迹,掀翻亭榭滚遗滩。舟师扬晋荡巴水,杀气劈波开曲峦。

  安西将军桓温挥兵突过三江口,晋军威名大震蜀川,由巴水转向合水,进驻到合水北岸。占据西川的朝廷,自称成国,又改汉国,世称成汉,定都成都,名列十六国之一。汉王名叫李势,是赫赫有名的氐族君王。

  在成都府的行宫,成汉众臣子,已是惊慌失措,愁生眉间,焦急应对眼下时局。

  成汉帝李势说道:“前方来报,桓温起兵,沿巴水而进,水淹三江镇,已过三江口,进驻合水。并派使者送来战书,约朕决战。”

  众臣一听,纷纷交头接耳,私议众多,李势对太监说道:“快将战书,宣读众人。”

  “遵旨。”一旁太监展开战书,对百官读道:“伪汉王李氏,不归正朔,聚众西川,趁乱起兵,反叛朝廷,已有四十五载。今大晋荆州刺史、安西将军桓温,奉旨西征,讨伐群顽。统一西蜀,剿灭伪君。胆敢抗天命而据守者,格杀勿论,望尔等早早归降,免受刀刃之苦。”

  成汉帝李势道:“桓温狠毒,胆敢来犯,格杀勿论。诸位爱卿,谁能领兵?”

  众臣皆不言语,目光转向王叔李福,成汉帝李势道:“王叔百官之首,可有御敌良策否?”

  李福道:“晋兵远道而来,不识蜀中地势,无需多虑,只要我等扼险而守,断其咽喉,桓温必然难以入蜀。拖延日久,粮草接济不上,自然退兵。”

  “好,”李势道:“王叔之见,正合朕意,朕派出兵,将在何处扎营?”

  李福道:“桓温不过一万五千人马,臣率兵驻扎山阳,据守合水西岸,依山傍水,晋军插翅难过。”

  “准奏,朕即刻给王叔调拨三万马步军,刻日出兵,迎战晋军。”

  “微臣领旨。”

  成汉朝廷拨了三万大军,出师迎战,在合水西岸,山阳大营驻扎。山阳大营,依山傍水,扼守要冲,即便战船驶来,也难登岸。

  桓温率晋军由东岸而来,山峡之中,山地相连,难以靠岸,若走陆路,必经山阳,桓温率众人一起登临高处,隔水相望,探察敌情。一番张望,对面汉军布营尽收眼底,桓温道:“远望敌营,敌众我寡,汉军人数多于晋军,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以少攻多,又是渡水交战,自古也无此先例。”先锋官袁乔道。

  桓温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战必用险招,方可致胜。”

  袁乔道:“敢问将军,有何险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