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通商丝路,折戟林邑 38:桓温大义释滕畯,邓遐阵前擒隗文第1/2段
出战之人,胯下一匹花斑豹,手中三尖两刃刀,正是司马勋,司马勋大战滕畯,两人交手二十回合,滕畯暗自感叹,这司马勋武艺高强,骁勇善战,难以取胜。
滕畯且战且退,有些不支,此时身后的汉兵,早已无心恋战,一来兵力悬殊,二来成都已丢,大势已去,无心再战。这些汉兵,从后队开始,纷纷脱逃。
且战且退的滕畯这才发觉,晋兵已团团包围,无处脱身。一旁观战的桓温喊道:“鸣金!”
金锣一响,司马勋不知缘故,虚晃一刀,驳马退回,司马勋问道:“我斩滕畯,已成定局,大将军为何鸣金?”
桓温道:“滕畯虽非勇将,在此断后,足见忠义,若能收降,必为朝廷所用。”
滕畯难以脱身,看着左右晋兵,已无退路,指着桓温问道:“战与不战,是何缘故?”
桓温道:“滕畯将军,已无逃生之路,何不早降?”
“我乃汉主臣子,岂能降晋?”
桓温道:“我桓某带兵,从不挟人妻儿,今得滕将军之子,愿真心相交,奉还令郎。”
桓温抱着滕飞,径直走来,滕畯一看自己儿子被送回,不知如何是好。桓温走到近前,抱着孩子说道:“将军若不肯降,令郎先当奉还。”
滕畯枪挂马鞍桥,将信将疑的翻身下,接过孩子,桓温对左右挥手道:“左右放行,送滕将军出川。听说将军祖籍荆州,日后无论何时何日,将军若想归晋,桓某一概大礼相迎。”
围在山中的晋兵,纷纷避让,滕畯抱着儿子,向前走了几步,突然驻足,又走到桓温面前,单膝跪倒:“今日将军饶我父子,滕畯愿归降大晋。”
桓温大喜,赶忙近前几步,双手扶起滕畯,高兴说道:“将军降晋,如虎添翼,求之不得。”见收得成汉一员大将,众人皆喜。真可谓:
自古川中蜀道难,奈何乱世众心寒。
百折千曲骁骑过,蜀水巴山壮志宽。
滕畯断后不成,反到降了桓温。成汉国的侍中冯孚急匆匆跑回行营,见了成汉帝李势,跪倒言道:“陛下,大事不好,兵士逃散,滕畯降晋,大势已去。”
旁边大臣道:“若有滕畯为晋军引路,陛下走不到汉中,便要被俘,与其如此,不如早降。”
李势问道:“桓温人马,追到何处?”
冯孚道:“相距陛下,不过三十里地。”
“给朕置办一口棺材......朕要背棺自缚,献降桓温。”李势道。
“陛下.......”
成汉帝道:“穷途末路,朕无非一死,诸公尚可保命,事到如今,不得已而为之。”
一看成汉皇帝窘困到如此地步,冯孚等人,只得撩袍跪倒,痛哭起来。
在白水城附近,冯孚等人连夜命人伐木,给李势打造了一口简易棺材。虽然棺材是薄板所造,对亡国之君,早已无关紧要。
挨了一夜,等到天明,桓温已率兵赶到白水城,成汉帝李势早已缺水断粮,无力行军,残余将士早无战心,只得选在白水城外行营献降。
晋军追至成汉行营,只见安西将军桓温、军师郝隆、谯秀、桓云、桓豁、桓秘、桓冲、司马勋、朱焘、邓遐、滕畯、袁乔、袁真等众将一字排开,列阵汉军行营外。
行营辕门大开,汉主李势,自缚绑绳,身后随从用二轮车,拖出一口棺材。走到阵前,李势双膝跪倒,低头言道:“略阳人李势,趁乱擅权,割据一隅,败政害民,天理不容。今自缚绳索,叩头请死。”
桓温翻身下马,快步走来,双手扶起李势,对左右人喊道:“还不快将这棺材拆了,纵火烧毁。”说着,桓温亲手解开李势绑绳。
李势大惊,问道:“我乃当死之人,桓大将军为何如此待我?”
桓温道:“大晋伐蜀,乃为统一,我亦许诺滕畯将军,若能收降诸公,宽厚相待,以促统一。李公能识时务,岂需自绑来降。”
看着城下跪降的伪汉大臣,桓温说道:“诸公快快请起,桓温将欲北上,收复汉中,还托诸位安抚百姓。”
成汉旧臣一看君主李势赦免,这才纷纷起身。李势投降,跟随桓温北入汉中。
原本成汉帝李势降晋,沿途州县望风归降,直达汉中,畅通无阻,来到汉中城下,城门大开,马步军出城,列队城下,镇守汉中的两名守将,乃是隗粹、隗文兄弟二人。
为首一将,身长八尺,一字粗眉,虎目熊鼻,络腮胡须,一张海口,头戴三叉梅花盔,身罩梅花齐纹甲,足蹬马靴,掌中龙纹砍山刀,胯下枣红玉顶驹,正是隗家老二,隗文是也。
桓温喊道:“今民,天理不容。今自缚绳索,叩头请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