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响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谢道源拉着林朝阳坐下,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

  “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都可以畅所欲言。”谢道源说了一句。

  会议室内坐着的大部分人都是学生,只有几个中老年,向来都代表团的带队学者和老师。

  在谢道源说完这句话后,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真是没想到,香江的同学里也有知道我的人。”

  这时坐在学生中间的一位七旬老者说道:“香江有份《素叶文学》,这两年红得发紫,在学生中间很受欢迎。前段时间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高度评价了林先生你写的《梵高之死》,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原来如此,之前李翰祥还给他带回过那份《素叶文学》,这份杂志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可惜的是,林先生的小说没有在香江发表和出版,我们也只是久闻大名,尚未拜读。”

  谢道源笑着插话道:“我看不如这样。贵校这次访问正好要向我们燕大捐赠图书,我们也向你们回一份礼,就用朝阳同志的小说作为回礼如何?”

  老者拍手道:“这个主意好!”

  学生们也高兴的鼓起了掌,这次香江中文大学来访问的都是文学院的学生,《素叶文学》是由西西等几个香江如今正火的作家、诗人联合创办的刊物,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影响力很大。

  《素叶文学》对《梵高之死》的推崇让这些学生对于林朝阳和他的小说充满了兴趣,听到燕大要回赠给他们林朝阳的小说,大家自然是高兴的。

  “要是能在香江出版就更好了!”学生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

  老者玩笑道:“香江的出版社见钱眼开,只出能赚钱的文章。”

  学生们顿时哄笑起来。

  玩笑了几句,双方的距离拉近,话题也变得深入,有学生向林朝阳发问:“林先生,内地文坛最近几年流行所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我听说你也写过这类作品,不知道你对这一类风格的作品是如何看的?”

  “过去那段时间,我们走过一些弯路,也有很多人受了冤屈和苦楚,这是伤痕文学或者说反思文学出现的根本原因。

  这几年这类作品的风头正劲,除了有一些作品本身的优秀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作品的内容和情绪与读者产生了共鸣。

  但情绪共鸣并不是可持续的,这代人能够感同身受的东西,下一代人不一定会有感触。

  文学作品的流行规律跟所有艺术都一样,大多数作品只能流传一时,只有少部分能够流传下来的才能成为经典之作。”

  “林先生,《梵高之死》这部小说我只是看过文章介绍,但我对这部小说很感兴趣的一点是你身为一位中国作家为什么会选择写一个外国画家的故事呢?”

  “写这部小说的灵感是因为与朋友吃的一顿饭,当时我们聊到了年轻人对于前卫艺术的追求。

  在我看来,当今中国有许多人对于所谓前卫艺术追求的重点并不在‘艺术’上,而在‘前卫’上,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写《梵高之死》,我塑造了两个甘愿为艺术献身的人物,一个是历史上存在的梵高,一个是虚构的亚伦,算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回应吧。”

  听着林朝阳的回答,学生们对于《梵高之死》这部小说更感兴趣了。

  交流持续了近半个多小时,在最后举行了捐赠仪式,学生们代表香江中文大学向燕大图书馆捐赠了2000册图书。

  仪式结束后,有图书馆的同事捧着一摞摞的书走进会议室。

  谢道源笑道:“我们的回礼也到了!”

  www.liewem.cc。m.liewem.cc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