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滤镜幻灭【1/2】第2/3段
到目前为止,英国《每日银幕》只在全球的5个电影节做纸质刊物。
即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和香江电影节。
至于欧洲三大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却并没有拿下。
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现场免费发送的一直是意大利本土电影杂志《ciak》做的场刊。
之所以很少为国内影迷所知,主要因为这是一本纯意大利语杂志,外国记者和观众基本上看不懂,所以它的影响力远不及戛纳和柏林的场刊,也就没什么人报道它。
但不管是《ciak》还是《每日银幕》的场刊,其实都和活动宣传册差不多。
除了免费赠送这个特点外,三大电影节场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有电影节流程、上映影片的相关消息,以及影评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种广告和推广文章,这其中既有影展的广告也有商业片的广告。
这些广告明码标价,给钱就上,几乎可以说毫无门槛可言。
额,这个价格说出来或许会让国内的某些文艺女青年幻灭。
但三大电影节场刊的报价确实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十来万就够了,注意是人民币!
所以自从去过一趟戛纳电影节之后,江哲回国后再看见那种“国产大片《xxx》登上戛纳场刊”的宣传豪语,就莫名的想捂脸发笑。
虽然《每日银幕》试图用各种方式提升场刊的逼格,但实际上戛纳柏林等电影节的场刊甚至连某些稍微权威的行业杂志都不如。
最最关键一点是,所谓的场刊评分完全不能能反映奖项最终的归属趋势。
注意,是完全不能!!!
因为场刊评分只能代表影评人的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影片好坏。
或许在一些毫无争议的影片上,打分和获奖之间可以划上等号,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电影节评委对于奖项的归属是无法预测的。
最重要的是电影节的官方评审团和场刊影评人完全就是两个群体。
在官方评审团心中,场刊的地位如果用一句冯导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
“影评人屁都不懂!”
你说两个评判标准不同的群体,又怎么可能会相互影响呢?
当然,场刊的存在自然也有存在的意义。
毕竟场刊除了能满足一部分影评人自娱自乐之外,也能满足普通电影爱好者的信息需求,顺带还能赚一波广告费,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些内幕国内的娱乐媒体混久了也都一清二楚。
只是为了维持场刊的逼格以及提高点击率,他们还是选择继续糊弄国内的影迷以及网友们!
故此对场刊的点评江哲只当放屁!
不过等到次日,江哲就没有办法淡定了。
因为经过一晚上的发酵,各路媒体也开始谈论起《时间规划局》来。
……
—————【好莱坞报道】————
一部拙劣的政治宣传片,华夏导演果然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