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然新式团练的湘军和淮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但装备和管理与外国相比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已经与清朝紧紧维系在一起,所以不断建议清朝训练和建立新式军队。”

  “1862年,由十七名英国军官训练、使用英俄枪炮组成的两个营和一个炮兵队,开始在直隶练兵,这是中国第一支新式军队。”

  “此后,编练新军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经常出现的现象,但这些新军则在后来的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刘彻:这些枪炮厂建在朕的大汉领土上该有多好,到时候哪里还有匈奴什么事。

  清朝建造的各种厂让他羡慕不已,给大清纯纯浪费了,给大汉才能物尽其用。

  不过一想到等会主播给他准备的海量书籍里面应该有这方面的内容,他这才打消羡慕的念头。

  “然而,巨大的财政压力也让洋务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朝廷中的反对者纷纷以国库亏空为名要求停止洋务运动。”

  “而李鸿章、曾国藩则上奏分析国际局势,坚持不能停。”

  “1876年九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因此,从同治末年开始,各种以富国为目标的民用工业开始大规模兴办,而突破口就是航运业。”

  “位于深圳的招商局博物馆内,记录着在晚清洋务运动中,这家民族工商业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当年,清朝中央困于旧的思维,排斥民间国人办理航运,在航线、停靠等方面设有种种禁令,严重阻碍了沿海航运的发展。”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官僚呼吁允许华商自设轮船公司,既然不能禁止华商搭乘洋船,又何必禁止华商自购轮船。”

  “1873年一月,清朝统治者总算打破旧思维,在上海成立了轮船招商局。”

  “采用由政府设立商局,招揽民间各商所有轮船股本。”

  “实际上是清政府设立公司,民间资本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种体制被称为官督商办。”

  “由于各地军工企业的兴起,煤炭等能源日趋紧缺。”

  “因此李鸿章等人开始建议开采煤矿,以广利用。”

  “到1884年,总共开办十二个煤矿,其中大多数是官督商办。”

  “李鸿章还将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招募民间资金进行发展。”

  “到甲午战争前,全国官、商电线总计达到四万六千四百九十二里。”

  “基本形成了一个东北到达黑龙江中俄边界,西北达甘肃、新疆,东南达到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广西的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全国性电报网。”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短短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从完全闭塞、对外界没有认知,到造轮船、通电报、修铁路。”

  李鸿章:幸好皇帝深明大义,我呈上去的奏折请求设局招商、试办轮船,三天以后就得到了批准,招商局这才得以成立。

  他之所以迫切成立招商局,就是为了发展航运业解决漕运的困境。

  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上千年这种漕运的历史。

  漕运是指从江南鱼米之乡一带,走水路、走内河、走运河,向朝廷、向北方、京津唐一带,运送朝廷的官粮。

  漕运这种模式到晚清时候就无力继续维持了,一方面由于运河堵塞、泥沙淤积。

  另外一方面,因为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大量的海轮运入到神州大地。

  外国的海轮运力强、速度快,那大清原始的这种木质沙船,是不占优势的。

  也正是在这种局面下,为了解决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漕粮运输的困难。

  他这才向朝廷提出,要购买外国大型的蒸汽动力的轮船,建立中国近代的商船队,发展民族航运业。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前所未有的变化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的变革。”

  “以往,清朝对外的管理,按照亲疏尊卑关系,分属于三个不同的部门,礼部、理藩院与鸿胪寺。”

  “它们的主要功能,便是用于安排每年元旦各国使节来北京朝贺的班次与接待礼仪。”

  “由礼部接待的国家显示的是朝廷的优礼,属于友邦。”

  “从开放口岸广州而来的西洋各国,则归广州将军管辖。”

  “随着沉重的国门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不断轰击之下缓慢地开启,越来越多西方人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这个古老帝国的各个角落。”

  “这场由汉族官僚们发动的学习西方的运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门之外的世界。”

  “继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同文馆以培养外交人才后,上海于1864年设立了广方言馆,其后湖北、新疆、台湾、广州都设立了各种新式学校。”

  “同时,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与天津武备学堂的设立,则成为中华最早培养军事人才的军事院校的前身。”

  “1872年,经过十年的酝酿,清政府决定分四年、每年三十名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由中国第一位留学生、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带领。”

  “这些学生分别在政法、工科、矿学、化学等专业就读,其中詹天佑等人学成。”

  “地方大员中,有船政大臣沈葆桢选派学生赴英、法学习的举动。”

  “沈葆桢调任两江总督后,丁日昌等继任大臣继续了这项事业。”

  “这批留法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日后海军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同文馆、上海机器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等机构开始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从此,西方政法、军事、工程、科学、历史等著作进入中国。”

  “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比早期林则徐、魏源时代有了更直接的媒介,也有了更多近距离感知西方的机会。”

  “1875年,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有着深厚的个人关系的郭嵩焘,成为了大清帝国第一任驻英国公使,清政府在处理与外国列强的关系方面貌似终于走上正轨。”

  “但从19世纪起,西方各国已经逐步建立起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法体系,对于刚刚经历了十几年变革之路的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们来说,却依然十分陌生。”

  郭嵩焘郁闷的摇了摇头,一想到大家反对他的著作顿时头疼不已。

  在1860到1880年代,大清能够走向世界的人很少,而他成为最幸运的一个。

  他虽说是大清帝国第一任驻英国公使,但实际上他这个公使驻了好几个欧洲国家。

  大清帝国派往欧洲的公使之所以这么少,倒不是说清政府没有钱。

  而是因为没有事情,清政府和欧洲各国家交流极少,也就没有必要在每一个欧洲国家设立大使馆。

  他作为最早一批出使的公使,清政府每天都要求他写日记,在欧洲见到什么遇到什么都要记下来。

  他在日记里面描写了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描写得那么仔细。

  后来他任期结束回到大清帝国,这时候洋务运动都已经搞了二十几年了。

  结果他把日记一出版,一下子遭到了普遍性的反对,满朝文武斥责他崇洋媚外。

&emspsp;“实际上是清政府设立公司,民间资本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种体制被称为官督商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