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北伐战争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战场上敢玩命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想要取得一世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毕竟你作战不怕死,总会遇到比你更加不怕死的对手。

  到了那个时候,战败也就是可以预见的。

  吴佩孚一味让督战队到前线乱砍乱杀,更加让他看不起,这是无能将领的表现。

  如果打仗只靠督战队逼着将士死战就可以胜利的话,那胜利未免太过容易。

  士兵也是人,也同样会害怕,尤其是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

  要是在局势本就接近溃败的情况下,还要采取督战队这种高压方式,那士兵临阵倒戈也就是必然的。

  所以吴佩孚手下的士兵临阵造反,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就以吴佩孚的统率能力来说,他是极为不看好的,断定此人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退守武昌之初,吴军第八师师长刘玉春哭丧着对吴佩孚直言。”

  “大帅,一切都不成了,您赶紧走吧,免得将来被俘受辱。”

  “吴佩孚黯然说道,我绝不放弃武昌,我宁肯死在战场上,也比死在床上好。”

  “刘玉春见吴佩孚坚守不退,主动表示。”

  “大帅不能死,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刘玉春愿代大帅死守武昌,为大帅战死,死也瞑目。”

  “也不知道吴佩孚是不是故意的,一通豪言后,他就带着卫队坐火车跑了,留下刘玉春在武昌等死。”

  “9月3日,第四军向武昌发起进攻,遭到吴军顽强抵抗,伤亡甚重。”

  “两天后,蒋介石指挥第一军第二师再次对武昌发动进攻,依旧无果。”

  “见吴军防线稳固,蒋介石只好对武昌采取封锁围困策略。”

  “第四军和第一军攻打武昌受挫的时候,唐生智指挥第八军渡过长江,拿下汉阳、汉口。”

  “拿下汉阳、汉口后,唐生智飘了。”

  “老蒋,伱不行啊,一个小小的武昌城都拿不下,我看你那个总司令位置应该让我来坐。”

  “看到唐生智公开和自己叫板,蒋介石悔得肠子都青了。”

  “自己当初干嘛要把第四军和第七军交给那厮指挥,这两支劲旅自带攻城拔寨属性,根本不需要另设总指挥。”

  “这下好了,风头都让唐生智抢了。”

  蒋介石:悔不当初,就不应该给唐生智崛起的机会,现在反倒让他成了北伐最大的受益人。

  他在苏联的扶持下,接手国民革命军,成为总司令。

  他也知道自己资历尚浅,远远不能让众人信服。

  于是他想借着北伐立威,让大家知道他蒋介石是有能力领导国民革命军的。

  北伐的进展也很顺利,接连取得战场的胜利,打得敌军溃不成军。

  他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但无奈的是风头都被唐生智抢走了。

  唐生智原本只是一个他毫不在意的小角色,可却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一系列战绩,以至于声望有隐隐超过他的迹象,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他是想在北伐战争中立威,赢得大家的敬重,可不是想给唐生智做嫁衣的。

  现在唐生智公然挑衅他的权威,让他下不来台,他都后悔死了。

  目前为今之计,就是用战绩提升自己的威望,把唐生智死死压在下面。

  “蒋介石吃了亏,一时半会又拿不出成绩压唐生智一头,只好另谋他去,决定找孙传芳出气。”

  “于是蒋介石便留下第四军继续围困武昌,自己带着第一军和第七军去江西收拾孙传芳去了。”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蒋介石刚到江西没几天,武昌就被拿下了。”

  “10月10日,武昌城内的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

  “当日,独立团首先攻占蛇山。”

  “北伐军占领武昌,两万多守军投降,刘玉春被俘。”

  “刘玉春这个人虽然是敌人,但作为军人他是合格的。”

  “所以事后,蒋介石以刘玉春不失为忠勇军人,下令优待,无罪释放。”

  “两湖之战,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而原本只是小角色的唐生智则一飞冲天,成了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其声望竟然隐隐有盖过蒋介石的苗头。”

  “眼看唐生智有了制衡自己的实力,蒋介石当然不甘心。”

  “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蒋介石决定亲自带队打孙传芳。”

  对于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完全退出了争霸天下的战场,北洋时期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吴佩孚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都听说过吴佩孚这个大军阀。

  现在这个闻名天下的大军阀被打败了,也就预示着战乱很快将迎来终结。

  北洋时期军阀混战,他们老百姓早就受够了,无时无刻不期盼着战乱快一点结束。

  他们只希望有一个人能带着大家结束军阀混战的时代,至于是谁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国民革命军问鼎天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

  如今蒋介石带领国民革命军打败了吴佩孚,消灭剩下的军阀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格外轻松,总算看到了战乱结束的希望。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不知道等待了多少年,遭受了多少苦难,好在总算要苦尽甘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