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强势归来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南京国民政府却羞辱他,给他安排了一个高官的职位。

  同样都是国民政府,最起码也得平起平坐,这个高官的职位明显就是不把他这个武汉国民政府话事人放在眼里。

  也正是因为受辱气不过,他才决定挥师东征,想要彻底教训南京国民政府。

  却不想最后的结局令他痛心,不仅连连战败损兵折将,甚至还被部下临阵倒戈。

  要是早知道南京国民政府实力这么强大的话,他也就不会那么冲动了,大不了暂时忍让一下,等以后有机会再斗争也不迟。

  不过,现在一切都晚了,损兵折将的他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了。

  “接下来,只要奉军孤注一掷,有很大可能拿下太原。”

  “不过阎锡山也是命不该绝,就在这时,张作霖下令停战。”

  “一直以来,张作霖都想拆散阎锡山与国民政府的合作,不愿把阎锡山逼得太紧。”

  “在这种情况下,当奉军取得上风后,张作霖便下令停战。”

  “并以和平让出涿州,接受改编的条件,要求傅作义放弃抵抗。”

  “从10月中旬开始,傅作义就一直坚守在涿州。”

  “友军都跑了,唯独傅作义没跑。”

  “这不是因为他头铁,而是阎锡山下达退却命令时。”

  “傅作义没有收到电报,以致孤军深入,惨遭合围。”

  “既然跑不了了,傅作义也只能死战到底。”

  “在困守涿州期间,傅作义凭借高超的守城技术,指挥所部八千余人。”

  “顶住了奉军火炮、飞机、坦克、装载炸药的铁斗车,甚至毒气弹的轮番围攻。”

  “但涿州只是一座东西宽两里,南北长约三里的小城。”

  “城内粮食短缺,坚持三个多月后,涿州城内弹尽粮绝。”

  “傅作义深感坚守已无意义,便通过谈判让出了城池。”

  张作霖:要是能一口吞下阎锡山,我也不会下令停战了,肯定会一鼓作气拿下对方。

  他也觊觎太原这块地盘,同样也觊觎阎锡山的兵力,能够收编阎锡山充实自身实力自然是最好的。

  可他也知道,阎锡山已经撤退到山西了,想要逼迫阎锡山投降根本就不可能。

  强行拿下太原不仅会折损实力,而且还会逼得阎锡山彻底投靠国民政府。

  所以思来想去,他才下令停战的,以免被国民政府捡了便宜。

  “1928年1月12日,历时90余天的涿州之战结束。”

  “傅作义部被奉军改编,后被调往东北戍边。”

  “傅作义本人则被张作霖下令软禁在了保定。”

  “涿州一战后,傅作义名扬天下,各派势力都以重金或封官许愿的办法对其拉拢。”

  “这其中,蒋介石给的任命最有诚意,委任傅作义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蒋介石不是下野了吗?怎么他还能任命傅作义职务呢?因为他这时候又回来了。”

  “蒋介石下野后,一直没闲着。”

  “蒋介石先去上海,拜访宋美龄,表达了爱慕之意。”

  “后又前往日本,拜见正在日本神户养病的宋太夫人倪桂珍。”

  “宋家老太太本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在宋子文的周旋下最终同意。”

  “搞定了准岳母,蒋介石启程回国,接着就开始筹办与宋美龄的婚事。”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婚礼。”

  “名义证婚人是蔡元培、余日章,介绍人是谭延闿。”

  “但真正撮合蒋宋联姻的人是孔祥熙夫妇,由此蒋介石也与宋、孔两大家族搭上了关系。”

  刘彻:蒋介石这是要利用外戚的势力壮大自己的权势,虽然隐患颇大,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算是看明白了,蒋介石能够重新回来,多亏了外戚的帮助。

  严格说起来,他能当上大汉皇帝,也同样多亏了外戚的助力。

  不过尽管如此,他对外戚也同样深恶痛绝,深知外戚干政的危害。

  在他看来,蒋介石此举,无疑于给自己留下巨大的隐患,最后肯定避免不了宋家干政的危害。

  但他也理解蒋介石寻求外戚帮助的用意,毕竟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势单力薄的一个人想要站稳脚跟,联姻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外戚的掣肘先放到一边,得先回到南京国民政府掌权再说。

  话又说回来,帮助蒋介石的孔家让他心思异动,有些疑惑。

  他在思考这个孔家是否和孔子有关系,毕竟姓孔的大家族可不少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