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天工开物》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并对城乡横征暴敛,使广大百姓备受剥削和压榨,整个社会民不聊生。

  其次,在繁重的杂税压力下。

  工商业主不但无利可图,反而负债累累,于是出现了工商凋敝的现象。

  在城市里被工商业主雇佣的役员、工人自然也就大多失业,无处谋求生路。

  只能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以武力求生存。

  官军对历次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只能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

  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和分化日益加剧,大明政权处处岌岌可危。

  最后,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统治者也趁机发动掳掠战争,北方强大的女真部落崛起。

  沿海一带倭寇为祸严重,边患连绵不断。

  以至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动荡,越演越烈。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世事纷乱的时代,更是一个孕育着社会变革的时代。

  宋应星亲历了这一时代的变迁,对当时统治阶级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做了无情的揭露。

  宋应星也曾积极参加抗清斗争,但救国无望,便转向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实学。

  “在《谈天序》中,宋应星已经认识到一直困扰人类的秘密是可以探求的。”

  “因此,宋应星无所畏惧地对大自然进行探索。”

  “正是依靠这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钻研精神,宋应星提出的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十分先进的,有的甚至接近现代的认识。”

  “比如,在物理学领域,宋应星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提出声是空气中的波的见解。”

  “在认识论方面,宋应星认为研究事物应该主张科学实践。”

  “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人是认识和探求未知的主体。”

  “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宋应星具有科学家的眼光和气质。”

  “这也是宋应星能够写成《天工开物》这样不朽巨著的前提和基础。”

  “如今,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提到此人就会联系到这部书,提到这部书必然会想到其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宋应星写这部书可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而是出于关心国计民生,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应用技术考虑的。”

  “《天工开物》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

  “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种类。”

  “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余幅插图。”

  “可谓图文并茂,清晰明了。”

  “总的来说,宋应星是中华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民国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感慨万千,不仅仅是为了宋应星,更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宋应星是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的意难平。

  在明末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并不比西方列强差。

  可到了清朝,所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全被满清皇室镇压消灭。

  他们不禁猜想,要是清朝能够重视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如今的中国肯定能够和西方列强相抗衡。

  宋应星一生著作,但因著有反清思想,未被清朝的《四库全书》收录,几近失传。

  宋应星创作《天工开物》的初衷是给不识五谷,只会空谈的儒生看的。

  宋应星没有想过《天工开物》有一天会失传,更没有想到会在异国他乡重生。

  《天工开物》在传播到日本后,日本人将书中记载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随后,《天工开物》被传播到朝鲜,受到李氏王朝实学派的重视。

  后来,《天工开物》还被传播到西方各国,西方各国的图书馆至今还有收藏。

  直到如今的民国,才在日本找到全本的《天工开物》,并重新引进国内。

  《天工开物》诞生于中国,却要从日本找回,这是最令他们感到讽刺的地方。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为中华民族能够出现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

  宋应星的一生坎坷,没有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却在离世后三百年大放光彩。

  如果说宋应星的上半生不是在准备科举就是在科举,那么其下半生不是在反清就是因为反清而隐居。

  总的来说,宋应星在科学研究上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值得他们这些后人继承和发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