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名圣邓析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子产作为郑国的执政大臣,出台法律之后就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国家的其他方面,所以就给了邓析机会。

  有一次,一个郑人的家人被告了。

  于是就前往查询看自己的家人是否犯了罪,但是到了地方又搞不清楚。

  恰好邓析在此,邓析听完他的讲述就告诉他,他的家人没有罪。

  不过这个郑人不是很相信,邓析就告诉他自己可以帮他将官司打到底,不过要交钱。

  最后郑人交了一件衣服,邓析利用他的诡辩论帮助他将官司打赢。

  邓析打赢之后,郑国人逐渐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人专门帮人打官司,而且胜算非常高。

  于是郑人遇到官司纷纷找邓析,让邓析着实富了起来。

  不过邓析这么一搞,就破坏了子产铸刑于鼎的初衷。

  毕竟邓析帮人打官司是要收钱的,那么就是谁给的钱多谁就更有可能胜出。

  当时的首席大臣就想杀掉邓析,不过被子产劝阻了。

  因为子产看得更远,子产知道刑法确实简陋有漏洞。

  现在有人利用其中的漏洞,正好也可以节省时间直接将漏洞修补了。

  “深谙郑国法律制度之后,便开始大显身手,帮助平民百姓打官司。”

  “并且打的每场官司都能打赢,深受百姓爱戴,成为一个著名的讼师。”

  “并且邓析学孔子一样,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但与之不同的是邓析教授的法律知识,传授他所理解的法律知识。”

  “这样法律的萌芽在邓析那个时代出现了,因此很多人认为律师的祖师爷就是邓析并非无道理。”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并非无道理。”

  “邓析的一系列举动在民间声名鹊起,传到统治阶级和贵族耳里。”

  “他们便按奈不住,因为他们就像一个守财奴。”

  “怀里揣着很多的钱,却要时刻提防别人偷他们的钱一样。”

  “在他们眼里,邓析便是那个会偷他们钱的人。”

  “因为邓析能言善辩,会煽动民心,社会动荡,不利于统治。”

  “在古代,法律一直处于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因为统治者认为法律如果只掌握在贵族手里,不公布给百姓,那么它的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而百姓永远不知道法律的内容就会安分守己,谨慎处事避免受到刑罚。”

  “但这样只有贵族垄断法律,随意决定百姓生死的局面被两个人打破了,这便是子产和邓析。”

  “子产是第一个将郑国的法律制度刻在鼎上,这一举轰动了春秋各国。”

  “当时的君主认为,铸刑鼎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他们害怕百姓知道了刑法典,滋生讼争之心,就没有了传统礼制的约束。”

  “害怕百姓会引用刑法典的内容据理力争,抛弃传统的礼法制度,将会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但事实的真相,子产只是将国家的刑法大概铸在鼎上。”

  “毕竟子产作为一个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谋臣,首先必须要考虑到统治者的利益——怎样巩固统治。”

  “因此会留下很多空白未铸造,再者鼎笨重多有不便之处。”

  商鞅:作为第一个为法律献身的持不同政见者,邓析无疑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邓析彪炳史册的伟大事迹,就在于他敢于私造竹刑。

  邓析生活的时代,他们眼里,邓析便是那个会偷他们钱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