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玄武门之后》第2/4段
唐太宗的嘴唇微微下垂,但很快抑制住了冲动,维持着王者从容的姿态。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唐太宗内心深处对黄巢的疯狂实则抱有敬意。
他也曾与大户人家有过冲突,承受了不少侵扰。战场上,他有着报复和屠杀的的自由,但对于家族的稳定,他无法像黄巢那样放任自己的情绪。
他未能对大户人家动手的主要阻碍是人才的稀缺。
大户人家掌控着知识和人才的流通。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积极推广科举考试,但在贞观年间,像刘犁这样的平民通过考试崭露头角者寥寥无几。尽管唐朝的科举制度声名远播,但背后……
对抗大户人家意味着孤立无援。
因此,他选择了收回言辞,继续与大户人家共处天命。
他渴望为自己的冤屈寻求复仇,而黄巢恰恰为他实现了这一愿望。
若非黄巢成为唐朝命运的象征,他真想向他致以敬意。唐太宗在结束沉思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黄巢的行径也给了他新的启示。大户人家并非如他想象中那般不可战胜,或许他能够从黄巢的疯狂中吸取一些教训。
叶锋指出:“民间叛乱自有其局限性;朱元璋能够成功,但黄巢却未能如愿。不久,唐朝的骑兵归来,黄巢的起义最终被镇压。”
黄巢起义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动荡终究画上了句号。
唐朝的僖宗皇帝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在起义期间,许多文官的子嗣被黄巢的骑兵所俘。
僖宗皇帝归来后,愤怒地责备他们:“你们身为部长的后代,世代享受家族的荣光,又怎能背离对叛军骑兵的忠诚之道呢?”
那位领袖反驳道:“当骑兵冲破首都的城门,陛下,您选择了逃往三江之地,而唐朝的骑兵紧随其后。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被遗留在此,面对叛军,我们又能如何保护自己和家园?皇帝自身无法守护首都,却转而责怪我们这些无辜的百姓。这样的逻辑,真的合理吗?”
这番话实际上是在指责僖宗皇帝无能,并且喜欢将责任推给他人。
齐清照的声音逐渐消散,眼中闪过一抹失望的光芒:“唉,如果唐朝是这样的话,那宋朝又何尝不是呢?在靖康之变中,也有无数个‘僖宗皇帝’。”
叶锋沉声道:“这场起义无疑是唐朝最为深远的影响,它将大唐拖入了无尽的深渊。黄巢或许已被击败,但在春天的华泉之下,仍有无数个黄巢般的火种在活动中。”
僖宗皇帝曾寄望于自己能如玄宗皇帝一般,通过延续唐朝的寿命来挽救摇摇欲坠的江山。
然而,天空渐渐昏暗,屏幕上的画面也随之消失。按照惯例,这样的视频应在天上播放。
黄巢沉思片刻,低声道:“那么,我已经失败了……”
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失败,因此并无太多的遗憾。能够抵达首都城市,对他来说已是难以想象的奇迹!除此之外,还能有何期待呢?
他性格冲动,否则,他不会选择屠杀大户人家,断了自己的后路。
曾如同蚂蚁般胆小怕事的他,如今让天地变色,使人民臣服。即便失败,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完成了一次壮烈的崩溃。
黄巢心中满足,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足够精彩。
他信任的顾问激情洋溢地说:“黄兄弟确实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超越了常人的局限。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继续战斗吗?”
黄巢沉思了良久,最终微笑着开口:“正如秦失其鹿,天下共起而逐之。如今唐失其鹿,我黄巢为何不能取而代之,掌控唐的神器?”
随着视频在天堂中播出,他的野心逐渐膨胀。僖宗皇帝的无能,唐朝的衰败,让他觉得无需畏惧。这一次,他会更加谨慎,小心翼翼地行事。
黄巢的骑兵迅速行动起来。然而,这一回,他们并非前往广道攻城,而是直接北上,发起了一场北伐。天堂已经发出了警告,那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在黄巢的指挥下,商人和平民们充满了热情与激情,他们的士气和团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昂。
对于天堂预测黄巢最终会失败的预言,他们并不担忧。毕竟,那可能是几个月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只要眼前有酒可喝,他们便觉得足矣。
若非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造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