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县学开课,朱元璋的心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百零八个孩子,眼睛里跳跃着兴奋期待的光芒,排好队伍。

  跟七百年后的那些宝贝疙瘩不同,在这个年代,六七岁的孩子已经要帮家里承担一些活计,甚至有穷人家的孩子,七岁就拖着爬犁下地干活,任凭粗糙的农具将稚嫩的肩膀磨出一个个血泡。

  可是现在,他们却幸运地入选,成为枫兰县学第一批的学生。

  从此,不但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每天两顿饭这里都管,甚至还能每月拿回八斗米,上好的精米!

  若不是秦大人的好政策,天底下哪有这种美事儿?

  选上县学的这些孩子,不用说家里的欢天喜地,光是左邻右舍传来的那些羡慕嫉妒的眼神,就足以让他们挺起胸膛,感受到那种深深的荣耀。

  孩子们望着秦枫,这位淳化县的父母官,如今真是比亲生父母更令人敬重。

  秦枫身边站着三位先生,似乎都有些年纪了,岁数最小的也是头发花白,有的神色温和,有的则看上去十分严厉。

  更引人注目的,是秦枫身后,那一袋袋分装好的廪米,每袋都是八斗的份量,只多不少,孩子们今天第一天上学,到放学的时候,便可以把这些廪米扛回家!

  从古到今,有谁听过不下地干活,就能变出粮食的好事!

  甭管是六七岁的孩子,还是送孩子来上学的淳化县民众,全都是眼睛放光,尽管那几位面生的先生也挺吸引研眼球,但终究还是比不上实打实的粮食更令人心中激动。

  八斗精米啊!

  瞧我家孩子多有出息,这才六七岁,就能往家里挣粮食了!

  昨夜,不知多少人家,捶胸顿足,哀叹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大了一岁,或是小了半岁。

  早知道,当年抓点紧,多生几个,甭管男女,都能赶上这波机会啊!

  白居易诗中的杨贵妃,曾让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但现在秦枫办的这个枫兰县学,在淳化县掀起了男女平等的风潮,但凡是选中入学的人家,再也不嫌家里的女娃子是赔钱货了。

  明摆着的,这可是赚钱货,每月八斗呢。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欢迎到来。”秦枫作为淳化县知县,同时也是枫兰县学理所当然的校长,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便开始介绍身边的这几位老先生。

  “这位是宋瑜,宋夫子。”

  秦枫神色一整,郑重介绍道:

  “宋夫子学问渊博,儒学功底极其深厚,早年曾为前朝进士,后不喜官场黑暗,退隐林泉,此番为了提携后辈,来到淳化,传授圣人之道,负责《儒学》科目,包括但不限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学经典,望诸位跟随宋夫子认真研习,青出于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啊!这就是宋夫子……

  孩子们目光闪躲,不太敢看这位面相最威严的老头,只觉得他神色古板,似乎很不好说话。

  宋瑜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话,反正以后跟孩子们接触的日子,还长着呢。

  至于秦枫所说的,“不喜官场黑暗,退隐林泉”,这是有的。

  但所谓“提携后辈”云云,这理由值得商榷。

  主要是,秦枫给得实在是太多了!

  学问渊博,也得吃饭呢……

  不然,谁会远隔数百里,到这淳化县来教这些小孩子?

  一来到这淳化县,倒是眼前一亮,不论是平坦宽阔的马路,还是造型奇特的厕所,都让这位宋夫子心中惊奇。

  “这位是楚震山,楚先生。”

  秦枫继续介绍道:“楚先生心怀慈爱,法理精湛,不远千里到淳化县来,负责《法礼》科目,传授基本礼仪,弘扬孝道,培养行为规范,诸如《孝经》、《大明律》、《仪礼》等内容,督促诸位端正思想,塑造品质,讲明大义,问难律条。”

    宋瑜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话,反正以后跟孩子们接触的日子,还长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