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校长,你继续讲讲这个计划吧。”有人好奇地问道,“听起来确实让人振奋。但是真的会有那么多十来岁的孩子能考上秀才吗?”

  陈曙光平静地看着李秋炎,双眼如深邃的湖水,波澜不惊。他轻轻地吐出三个字:“不读了。”话语虽轻,却仿佛重锤般落在李秋炎的心头。陈曙光的决定似乎很坚定,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舍,那是对孙子未来的担忧与无奈。

  靖江帝将表格拢成一叠,然后面无表情地在桌上摔了两下。他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仿佛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心灵:“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朝中的大员们,我看你们都快吃不起饭了。就算这个表格很重要,你们也不必拿假的来糊弄我。”

  听完林小风的话后,那些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期待着能够听到更多关于尖子班的消息。而林小风也趁机向他们宣传了爱靖小学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让这些家长们更加信任和认可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场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和活跃起来。

  “陛下,据我所知,爱靖小学的教育方法确实有独到之处。”一位大臣躬身回答道,“我的孙子在那里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了同龄人,而且非常懂得孝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林小风的肯定和赞赏。

  看到这一幕,林小风的心头不禁一紧。他急忙走过去,一把抱住了还在大哭的李凌珏。那小小的身体在他的怀里颤抖着,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都倾诉出来。林小风轻轻地拍着皇孙的后背,温柔地安抚着他。

  李秋炎接过表格一看,脸上露出了惊讶与赞许的表情。他仔细地端详着这张表格,仿佛要从中找出什么秘诀一般。过了片刻他抬起头来对陈曙光似笑非笑地说:“没想到,你家的生活还挺节俭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揶揄与玩笑。显然他已经从表格中看出了什么端倪。

  书文旭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大理寺提交的礼单总价高达五十万两。臣认为这个价格太高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对礼单价格的不满和质疑。他心中清楚,这些海外小国虽然与靖江国有着贸易往来,但毕竟没有向靖江国称臣纳贡。因此,他觉得没有必要对他们如此慷慨。

  林小风从之前的恍惚中回过神来,他的眼神变得认真而坚定,仿佛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他微微一拱手,声音清朗而有力:“陛下,这表格正是我创造的,我称它为‘表格法’。”

  朝堂上的秩序恢复了正常,靖江皇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题讨论。他微微皱眉道:“我昨天接到兵部的报告,说海船已经准备妥当,水军也招募整备完毕。海外的使团也在京都逗留了一段时间了。等我们的船队启航后,他们也会随船回国。”

  在靖江皇宫的宽敞议事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金丝楠木制成的地板上,映出一片片金黄色的光影。殿内的空气似乎因为这阳光而显得清新而明亮,但此刻,气氛却有些紧张。

  林小风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自信和决心。他身穿一袭青色长袍,腰间系着白玉带,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已经成竹在胸。

  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斑驳地洒在金色的地砖上,给这庄严而肃穆的殿堂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陈曙光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轻轻吹过,让朝堂上的人们仿佛看到了林小风那坚毅而执着的身影。

  书文旭听到这里,眼中闪烁着期待与赞许的光芒,他立即表示赞同:“林大人的建议很有道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户部未来的繁荣景象,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没错!”不远处,另一波还在声讨林小风的人,也谈到了退学的话题。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对林小风的怨恨也越来越深。然而,在这些激烈的言辞背后,却隐藏着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深深忧虑。

  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靖江皇帝的决定。靖江皇帝微微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思考着这件事情的利弊得失。他的心中清楚,这件事情关系到靖江国的未来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因此,他必须慎重考虑每一个细节和可能性。

  “对!!!”众人齐声高呼,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锦绣前程。林小风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就在这时,不远处观望的一群官员中突然窜出十几个人,飞快地跑到林小风面前。他们一脸谄媚地问道:“林大人,能不能详细讲讲这个尖子班啊?”这些人显然对尖子班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尖子班的信息,好为自己的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听到张师傅的解释,靖江帝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他知道张师傅是一位忠诚耿直的大臣,他所说的话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仍然对这份表格上的内容心存疑虑。

  书房的门前,林小风停下了脚步。他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门内传来了太子李德贤的声音,那声音严厉而急切,仿佛连空气都为之凝固。林小风的心头不禁一紧,他知道,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

  书文旭,一个年长的官员,此刻也开口了。他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嗯,一千两银子确实有点少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对林小风观点的认同。

  靖江帝也忍不住拍手称赞:“小风,你真是用心良苦。”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赞赏与欣慰。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惊呼起来。他们都被林小风的宏伟计划所震撼,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身着秀才服、头戴方巾、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的场景。

  哎,这些有孩子的人太容易拿捏了,真没意思!林小风强忍笑意看着这些焦急而期待的官员们。他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微笑和耐心。他挥了挥手说:“大家先别急,这个尖子班的事情啊,我们还在深入研究中。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的是,能够进入尖子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而且我们也会对尖子班的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培养。”

  靖江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细细打量着林小风,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透一般。他开口问道:“很好,林卿,你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方法你是如何想到的?详细说说。既是你所创,想必你对此法了解甚深。既有此法,为何不早早献上?”

  靖江帝看着手中新的清廉指数表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果,整个国家也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感慨道:“太好了!真没想到我靖江的官员们能够如此清廉!

  而此时的林小风被人群簇拥着,如同一位备受瞩目的明星。他环顾四周,看到了那些急切而期待的面孔,知道他们都想从自己的口中掏出关于尖子班的所有秘密。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他的演讲。

  靖江帝也被林小风的表现所打动了,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爱靖小学的看法,也许这所小学真的能够给靖江带来一些新的希望和改变。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陈曙光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明白,孙子的进步并非因为繁重的作业,而是因为他真心愿意去做,去努力。林小风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孙子不仅学识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他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如果此时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

  而且,林小风还私下送了怀表给孙子,这是别人都不知道的。这块怀表,不仅代表了林小风对孙子的认可,更是他教学用心的体现。爱靖小学的规模大,上学的人越少,师资力量就越强。最好能一对一教学,这样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你有什么想法吗?”靖江皇帝终于开口问道。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露出对林小风观点的认可。

  林小风愣了一下,点头道:“嗯?几位有事吗?”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当他看到这些人手中的报名表时,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爱靖小学是首批试点,我想,若是五六岁的孩童都能学会,那我靖江的官员们,自然更不在话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然而,也有人对林小风的计划表示疑惑。陈曙光皱着眉头问道:“林校长,请等一下。据我所知,爱靖小学不是八年制的学校吗?那这个五年秀才三年举人的计划该怎么实施呢?”

  然而,时代在变,对百姓有利的事物,不应该被藏匿。更何况,随着县里技术的日益提高,他们掌握着核心科技,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靖江皇帝听了林小风的话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靖江朝廷的财力有限,无法像过去那样对海外使团慷慨解囊。同时,他也明白林小风的话有道理。这些海外使团并不是靖江朝廷的臣子,而是商业伙伴。他们应该通过商业活动来建立关系而非政治交流。

  林小风露出自信的微笑,他从容地回答道:“问得好!上学期的教学成果大家已经看到了,学生们的识字率远超常人,甚至已经有人可以开始作诗写文章了。这足以证明我们爱靖学校的教育实力。而我们的‘五年秀才三年举人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的。”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人们纷纷围上前来,想听听关于分班的具体细节。“怎么分班?”有人急忙问道。观望的一群官员此时也忍不住凑上前来,竖起了耳朵。

  随着林小风的深入讲解,靖江帝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大臣们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讲完一种图表时,都能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处理大量数字统计的高官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仿佛看到了工作量大幅减少、效率显著提高的美好未来。

  如今,皇孙的入学事宜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林小风急切地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太子。他想象着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喜悦与欣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然而,当他真正站在东宫的大门前时,那份喜悦却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所替代。

  然而,林小风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教育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为考试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水平,更取决于孩子们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因此,我要向大家承诺:凡是进入尖子班的学生,如果按照我们的教育计划未能实现考中秀才或举人的目标,我们将在毕业后全额退还你们本期的学费!”

  李秋炎见状更是气恼不已。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能够扳回一局让众人看到他的才能和贡献。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意识到朝堂上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唯恐错过任何关于尖子班的重要信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这个特殊的班级,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未来铺就一条坦途。

  然而,在人群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白永元和李秋炎这两位大臣站在陈曙光旁边脸色铁青。他们显然没有料到陈曙光会如此高调地赞美林小风。在他们的眼中林小风只是一个后起之秀根本不足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队伍中响起:“陛下,微臣有话要说。”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名叫林小风,是朝中一位新晋的官员。虽然他的官职不高,但是他却以敢于直言而闻名于朝野。

  “那么,尖子班的教育计划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教学方法?”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林小风一听这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气。他眉头紧锁,沉声道:“书大人,您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给您找来的可都是正经的大专毕业生,他们在术数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这个表格法就是他们一起研究出来的,他们的能力和学识可不容小觑。”

  他的话语刚落,朝堂之上便有几人纷纷附和,表示赞同。这些官员心中都清楚,如果皇孙去了爱靖小学,那么他们家的孩子,或许也能有机会与皇孙同窗共读,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便退一万步说,林小风真的背信弃义,降低了教学质量,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找他算账。因此,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就在这时,李秋炎的嘴角轻轻上扬,他感受到了一丝胜利的快感。他身旁的人们也仿佛被这股笑意感染,虽然没有人笑出声,但他们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林小风的身上,仿佛在等待一场精彩的表演。

  李德贤看着林小风,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放下了手中的小棍,走到一旁坐下。那眼神中的愤怒和失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疲惫。

  “老林啊,你不知道啊。”李德贤叹了口气说道,“这孩子啊,教他枪法他不学,教他学问他也学不会。我实在是没办法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和颤抖,仿佛要将所有的辛酸都倾诉出来。

  林小风听了这话,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同情和怜悯。本章完

  www.liewem.cc。m.liewem.cc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