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有人献宝第1/2段
董仲舒,或者说许多儒家弟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儒家的光辉照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刘彻已经用残酷的事实告诉他们,皇权笼罩之处,儒家也要低头顺从,可他们依然心怀希望,想让大同世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一切的基础就是儒家学问的传播,要是天下间人人都能按照儒家经典的要求来管束自己的行为,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纷争呢。
陆鸣的这个问题放到后世,就叫精准挖掘客户痛点,儒家对于自家学问的外传一直都是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但是苦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效率上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传播经典,大儒们甚至会把典籍刻在石头上供人抄写,但是碍于竹简的笨重和昂贵,还是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
陆鸣发明纸张和印刷术之后,最兴奋的就是董仲舒这样的大儒,这种高效的传播途径和技术,让他们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
“除了纸张和印刷术之外,陆侯还有办法么?”
董仲舒有些不敢相信,都已经拿出两种足以震动天下的发明,陆鸣还能有什么快速传播学问的办法,这人没有极限的么?
“董公觉得现在的字是不是太难学了,要是简化一番会不会更好,在印刷的时候也会更加便捷。”
简化字体?
董仲舒反问道:“这些字不都是很好辨认的么,为何还要简化,连这些字都学不会,还怎么去理解先贤们的要义。”
陆鸣一阵头大,“董公觉得学习写字很容易?”
“是啊,老夫五岁就已经学会写大部分的字了,这有何难。”
好吧,陆鸣忽略了董仲舒自身的天赋,能把学问做到这种程度的人,除了努力之外一定离不开天赋的支持。
怪不得太过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当不好教练,在他们眼中很轻松就能得到的分数,抢到的篮板,传出去的助攻,在普通球员眼中都难如登天。
“老夫明白富民侯的意思,可是教人识字本身就是费时费力的功夫,只是简化字体的话并没有太大用处,如何把字读出来就已经是大部分人难以度过的一大难点。”
学习文字就要学习字的读音,在古代没有拼音的情况下,古人发明了直音法,就是找一个同音字来注音,比如用“人”字来给“仁”字注音,使用这套方法的前提是你要会读“人”这个字。
可世间文字那么多,不是每一个同音字都像“人”字那么容易学习。
至于大名鼎鼎的反切法,要等到东汉时期才诞生,经过上千年发展才会完善,与拼音法相比同样过于繁琐,整个反切体系本身就十分庞大,大大加重了学习者的负担,而且无法在读音上覆盖所有的文字。
而现在连反切法都没有,能学会读音的人本身就是已经被筛选过一遍的,这些人才有机会继续学习如何写字,字体是否简化,反倒成了影响不大的因素。
“如果我说,我可以在简化字体的时候,让读音也变得简单呢,董公以为如何?”
董仲舒闻言,身体猛地前倾,异常认真地盯着陆鸣,看了一会后,沉声道:“富民侯不是在开玩笑吧!”
&e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