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戚俞之事,大明世界第2/2段
更别说有戚继光的手下,戚继光此人,在历史上看似正义凛然,实际上他跟张居正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张居正此人地位可想而知,当朝红人,内阁首辅,如此权势之下,这才保得一个普通将领戚继光,节节攀升。
戚继光纵然有很多功绩,但这些功绩之所以扬名立万,比起俞大猷更加知名传承,那便是张居正等人的功劳了。没有张居正,就没有一个蒸蒸日上的戚继光。
两个人几乎一条裤子,直到张居正死了之后,戚继光这才由盛转衰,心中即便百般无奈,可是命运捉弄便是如此,戚家军再强,也是靠这一口饭吃,一把戚家刀,一个内阁首辅,这才昌盛之今。
丁耒熟读经典,熟读历史,对于大明世界,早就了解多时。
现在还是嘉靖帝的时代,整个明朝海禁还未达到巅峰,若是到时候万历当朝,那整个明朝大地,都会摇摇欲坠,甚至再过上几十年,便发生李自成兵变,旗人入侵,到时候山山水水,破败不堪,一呼痛哀,百姓疾苦,不足以言道。
丁耒之所以选择俞大猷,正是因为他掐指一算,今年刚好是俞大猷出狱的一年,趁着这个大好势头,他正好巴结一下,选择加入俞家军,而不是戚家军。
戚继光此人,丁耒从历史概况来看,就觉得此人是有真才实学,虽然发明了戚家刀,发明了鸳鸯阵,车营,可是此人的人品却有待考究,不然张居正为何一死,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在朝野内,结党营私,本不是稀罕之事,可是若是为了一己私利,排除异己,那就不然了。
丁耒知道,俞大猷的入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戚继光的崛起,俞大猷的时代已经逐渐退去,而戚继光上位,才能更好的抗击倭寇,下一代,下下一代,让倭寇闻风丧胆。
不得不说,丁耒不喜欢戚继光,可还是觉得此人武功本领尚在,不然何至于一介将领,胜过多少战役?
俞大猷的功绩也是可以承认的,但比起戚继光来,缺少的是后人的编纂,揣测,以至于在历史并不出名。
丁耒看向陈猛烈,道:“今年是嘉靖三十八年吧。”
陈猛烈点点头道:“正是此年,现在嘉靖帝信任戚继光,而不信任俞将军,说实话,实在是我们大明之不幸,我就怕有朝一日,倭寇进军整个大明,到时候世界浮沉,火光冲天,百姓悲惨,该如何处之?”
丁耒道:“放心,倭寇倒是不要紧,你们需要在意的是,北方的旗人。”
“旗人?”陈猛烈是南方人,不知实情,摸不著头脑。
丁耒摇头不继续说,而是转换话题,道:“现在你们这个地方,是在何处?距离俞将军之前安插的营地有多远?”
陈猛烈道:“此处是在江浙一带,台州,太平县。而如今俞将军的营地,已经被戚继光私吞了,我之前听闻一些人说,嘉靖帝要杀头俞将军,你说怎么办?万一俞将军一死,那么整个大明又少了一个悍将了啊。”
台州?太平县?那岂不是临近沿海了?而且说不准,很快就能见到戚继光和俞大猷的军队。
丁耒道:“不会的,嘉靖帝就算真会杀俞将军,也会有人救下他的。”
他心中盘算起来,“侠义榜”的侠士即便要颠覆历史,肯定也不会这么早就下手,利益还没有得到,就让一代名将死去,那么白走一趟大明世界,又有什么用呢?
陈猛烈苦笑道:“你不知道,我们营中那时候都说,张居正想要杀俞将军而后快,让戚继光继任,这都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同僚,他们都加入了戚继光的阵营,我本来也打算前去,可一想到张居正和戚继光二人的手腕,我就只能打了个退堂鼓。”
丁耒拍拍他肩膀道:“不论如何,俞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对了,你之前的刀法,是俞将军手下教授你的么?”
“没错。”陈猛烈道:“俞将军一手正罡刀法,一分为三,传授三个不同的阵营,一是骑兵营,一是步兵营,一是火枪营,我当年是步兵营的一员,本想加入火枪营,可惜火枪营需要目力很好,善于掌握枪械,我这点就有所差池了,因此只能被迫加入步兵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