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输不起,故技重施第2/2段
“侄儿愚昧,请姑母明示!”长孙冲吓了心中一惊,顿时拜伏于地。
长孙皇后面露失望,淡淡道:“人可以没傲气,但不能没傲骨,输不起,输掉的可就不仅仅是钱财了。”
“你会输掉的,可不仅仅只是长孙氏的名声,还有你的人品,你的名声,你的前程......”
“身为世家子,你应该有视钱财如浮云的气度,钱财不过身外物,没了还可以再争。”
“输掉的不过只是些钱财,哪怕数额巨大堪比一座铜山,但无论是你父亲还是本宫,都可以帮你扛着。”
“但是你如果输掉的是名声还有人品,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话,就连李世民都听的心中一颤,观音婢说得有些重了,大唐虽然早在武德年间就效仿大隋,开了科举,但取士只有寥寥几人。
如今选拔官吏的途径,依然是魏晋传承下来的九品中正制,在各道州设大小中正官,然后根据三项条件按上上至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供朝廷借此授予官职。
而九品中正制考核的三项条件,第一项就是家世。
父辈的爵位高低、资历、出仕为官的政绩,这些材料被称为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第二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若无广为人知的恶事,一般才德标准都会被无视。
第三定品:即确定品级。
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能当成参考。
但九品中正制毕竟依托中正官来判定结果,只要士族门阀把持中正一职,就可以轻易控制选拔。
导致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
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已然成为了门阀与天子共天下最有力的工具。
而他一直想要推行的科举制,便力图改变这种‘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面。
毕竟现在的大唐,最大的隐患不是来自边疆虎视眈眈的外敌,而是来自内部日益壮大的门阀世家。
往朝历代距今年份过长,可能出现纰漏,但隋朝是如何崩塌,他作为其中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一清二楚。
杨广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固然可恨,但一众门阀世家因为科举制而与杨广离心离德,也未尝不是重要原因。
毕竟自隋炀帝开始的科举制,本质上就是更优越的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平公正。
若是能够施行,那它便可以轻易的打破血缘世袭和人情关系的垄断,打破世家门阀对于政治资源的垄断,一点一点的刨除世家势力根深蒂固的关系网。
只要解决知识被世家垄断的问题,将书籍流传至民间,那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寒门学子,就能借此一跃而上。
成为自己手中最为有力的武器,帮助他巩固自魏晋以来便一直旁落,与世家共治天下的皇权。
只可惜,李绩尚未回朝而功亏一篑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