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归还顶针第1/2段
“今夜正好有机会,我们便来了。冒昧前来,多有打扰。”
姜落落随杜言秋一同向老夫人行礼。
这就是那位传闻中的江湖女子,曾受人爱戴的姚夫子的娘子。她身边的那位便是罗星河说的只知刺绣,外人看来痴痴呆呆的妇人,也就是姚书吏的娘子。
此时这妇人神色清朗,哪里有半点迷糊痴呆的模样?
当时衙差说,遇到的那两个推板车的女人,一个是六十多岁的跛脚老妪,一个是脸上有胎记的四十余岁妇人。
其实按她们实际年岁算,都要再多个十岁左右。
想是江湖出身,婆母带着一起经常强身健体,虽曾逃亡在外,颠沛流离,但近些年隐居在上杭,日子也算安稳些,面色看起来还好。
不过面色再比同龄人好,也是已几十岁的人。想想五十来岁的儿媳与年纪七十的婆母一同推着她们儿孙那凉透的遗体在夜色中前行,是怀着怎样的满心悲恸,踏着怎样不甘又愤恨的步伐?
“不打扰,不打扰。杜大人亲自前来,也免去我们抛头露面。”
老夫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寒舍简陋,还请杜大人担待。”
“老夫人想必知道,我也不是什么尊贵出身。同为天涯沦落人,若讲客套,便见外了。”
杜言秋让出主位的那把旧椅子,将地上的两只矮凳挪到一旁,“老夫人是长者,请上座。”
老夫人也不再推辞,先坐下来。
“夫人请。”杜言秋又向妇人拱手。
“杜大人,请。”妇人坐在婆母身旁。
杜言秋与姜落落这才坐在旁侧的矮凳上。
“你们先说,我去烧壶水。”何宁儿准备出门。
姜落落叫住,“宁儿姐姐不必忙,我们也是吃饱喝足来的。”
“既然杜大人没什么讲究,我们也就不必讲那些客套了。今夜我们只管把话说开。”
见祖母发话,何宁儿便从外面搬了个矮凳,坐在祖母身边。
“我要先向杜大人道个歉。”老夫人先开口道,“擅自接走鹏儿,给你们惹麻烦了。”
原来邓毅的原名叫姚鹏。
“不算什么麻烦。如此一来,倒是吓着某些人,也算是与我行了个方便。”杜言秋道。
正是让人以为有支隐藏的力量,才会让一些人略有收敛,不敢轻举妄动。
姜落落看向何宁儿,“当日藏在棺中的是宁儿姐姐。”
何宁儿微微一笑,“小小伎俩,很快便被姜姑娘识破了。”
她们没想到,那么快就有人发现邓知县尸体丢失,而姜落落又识破丢失真相,官差追到柳子巷。
她们虽然计划周密,提前转移,可也还是怕被追查到,落入胡应和之手。
那时,她们还怪姜落落多事,可又想她又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做本分差事而已。
姜落落站起身,从脖子上解下一根细绳,绳上穿着只顶针。
自从准备与姚家人见面,她便将这枚顶针带在身上。
姜落落上前,将这枚顶针呈交给何老夫人,“这是我们在柳子巷阿伦家捡到的,物归原主。”
这枚顶针一定有很重要的意义,否则不会已经这么旧,还戴在手上。
旁边的妇人眼睛顿时亮了。
“没错,这是我家的!”
何老夫人颤抖着手接过顶针,转交给儿媳,“珺儿,丢的顶针找回来了!你的夫君在冥冥之中还是惦记你的,不要再难过了。”
“谢谢,谢谢杜大人,姜姑娘,谢谢婆母。”
被唤作珺儿的妇人双手捧着顶针,瞬间泪如雨下。
姚书吏的娘子名叫白珺,这是刚从张州珉口中听到的名字。
老夫人叹了口气,“这枚顶针还是当年斌儿送我的。那年斌儿还小,过年时,用我给的压岁钱买了这枚顶针送我。那是一个很有心的孩子。……后来,我把这顶针给了珺儿,就当是她的夫君一直在陪着她……”
“可是险些被我弄丢。”
白珺解开绳头,取下顶针,认真地套在自己的手指上,“我知道是在接鹏儿的路上丢的。这么小的东西,又不知该去何处寻找,也不能再返回走过的路去
旁边的妇人眼睛顿时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