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科举揭榜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恪与李泰的目光也关注着皇兄脸上的笑容,听说昨天在东宫与父皇大吵了一架,今天的皇兄笑容格外地明媚。

  “皇兄?”

  “怎么了?”

  李恪尴尬一笑,道:“还以为皇兄今天不会来早朝。”

  李承乾提了提衣襟,抬首道:“孤的禁足已解除了,自然要来上朝的。”

  李泰连忙道:“皇兄,往后可千万不要再对父皇这般不敬了。”

  李承乾颔首,“青雀言之有理,你们两个可不要学孤。”

  李泰还想再说什么,欲言又止,只好摇头一叹。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皇帝便来上朝了。

  李世民在皇位上坐定,今天的早朝便开始了。

  今天早朝有点特殊,正是科举揭榜的日子,房玄龄手中拿着名册站出朝班,念诵着一次科举进士及第的名字。

  其中这一次科举,选取的进士有五名,榜首是一个叫做许圉师的年轻人。

  许圉师的父亲是许绍,河北人氏,当年许绍任职夷陵通守,带着湖北数州之地归附大唐,封谯国公。

  而现在,他的幼子许圉师考取进士,又是进士榜首。

  至于其他的名字,李承乾一概不熟。

  等科举的名册传阅下来,李承乾这才看到,从科举刚开始筹备时才注意到的李义府,裴行俭仅仅只是及第而已。

  这一次科举录用的世家子弟只有八人,进士及第一共六十七人。

  朝中正缺人,因此尽管进士只有五人,但及第的人数有六十余人,也就是说这一次朝中为了选用人才,尽可能放宽了要求。

  录用世家子弟只有八人,李承乾看完了名册便将其交给一旁的李恪与李泰。

  太极殿内,满朝文武都在传阅着这一次的科举揭榜名册。

  李世民颔首看着众人,等着有人提反对意见。

  本次科举参与人数总共有一千三百人,科举录用人数六十有七,与往年相比,此次科举宽松了许多。

  这也是因为大唐官吏真不够用,朝中需要官吏补充,必须放宽标准。

  房玄龄朗声道:“若诸位没有异议,就此揭榜了。”殿内众人还在议论,但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这一次科举用的是糊名制。

  要论才学,不看出身,这是大唐科举的第一次尝试。

  等大殿内的议论停下,李世民沉声道:“传旨,科举揭榜!”

  太监高声道:“科举揭榜!”

  接下来,早朝进入了正式的流程,与以往一样的各部汇报事宜。

  于志宁站出朝班道:“陛下,褚侍郎重病无法理政事,臣请太子殿下继续监理朝中钱粮调度。”

  殿内群臣低着头,也没人去看太子殿下,更没有人敢去看陛下。

  文武都听说了昨天陛下与太子殿下在东宫大吵一架,多半就是因这件事。

  这太子殿下胆子就算再大也不敢在太极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与陛下争吵吧?

  皇帝低沉嗓音传来,“既然太子的禁足解除了,依旧监理朝中用度。”

  房玄龄站出朝班道:“臣定当尽心教导太子殿下,请陛下宽心。”

  见陛下终于点头了,众人也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唐父子和睦,朝政稳定,多好的一件事。

  等无人再有要事禀报,皇帝起身说了退朝,满朝文武行礼之后,众人目送皇帝离开。

  朝臣们三三两两离开太极殿。

  李承乾揣着手走向东宫,打算用了午饭之后,再去中书省。

  于志宁连忙道:“太子殿下,还是先去中书省吧。”

  “不急!”身后又传来另一人的话语,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与江夏郡王李道宗。

  这两人走在一起,显然就是要蹭饭的意思。

  李孝恭道:“老夫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在东宫陪着他老人家用饭,是什么时候了。”

  李承乾安慰于志宁道:“先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也不迟,一起吃点。”

  于志宁点头道:“也好,但请殿下用了饭,去处理用度。”

  房相与舅舅并没有朝着东宫而来,李承乾回头看去就见到他们两人被太监领着去了武德殿。

  多半还有要事要商议,身为太子距离朝中的核心还有距离。

  房相会悉心教导,舅舅对东宫也是能帮则帮。

  可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