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第1/3段
原先被分派的泉州船厂的皆是与陆英同行的犯人, 见他被泉州府的主薄单独留了下来,干活时便议论着, 打路上就瞧出来他怕是有些来头, 没一会却见船厂灰衣的监工竟将他也领来了,一干人心中吃惊, 连手中的活儿也慢了下来,叫那监工狠狠抽了鞭子。
陆英也未客气,脱了上裳, 同那些人一般, 将扎龙骨的草绳往肩上担起。见那粗糙的草绳在他那金尊玉贵养出来的肩膀上勒出道深深的红痕,周遭干活儿的犯人也不得不动起来,几个人抬起那条长长的椴木向外走。
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方歇工, 每人不过分得半碗稀粥, 一个粗粮窝头。累了一日, 犯人们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完后便被监工赶回工棚里, 里面是二十几个人的通铺, 外面有专人看守。
工棚里满是潮湿的霉味, 混着犯人身上的汗臭味,陆英平静地将外裳铺在角落里的柴草上, 搭成个铺盖,旁边有个粗哑的声音嗤道:“都这时候了,还穷讲究些什么。”另一人道:“你这腌臜汉子懂什么, 京城里的王公贵族, 你又见过几个。”
这样调侃的话陆英一路上听得多了, 并不介怀,知道这些同行的犯人只是想他讲些京城里新鲜事儿,打发艰苦无趣儿的流放日子。譬如先说话的那个大汉是从蓟州发来的,唤作杨二,同他走了一路,虽看不上他这样出身官宦人家的公子哥,但为人却很仗义。
并未理那些挑衅的话,陆英仔细将上裳铺平,方躺了下去,透过工棚漏风的顶子,遥望着天上明亮星子。
见他独自沉吟,并不理人,杨二嗤了声,在他身边重重躺下,然而抬头望见澄澈的月亮,不由一怔,接着竟微微叹了口气。
临近中秋,唐人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是这匪首般的汉子也起了思亲之情,但如今他孑然一身,已再没有家了。
陆英的手下意识抚上腰间,那里贴身藏着块坚硬温热的物事,不由沉默下来。此前刚到泉州府的时候便听说,此处要建船厂,还是司礼监亲自督办。虽然远离朝堂,陆英却敏锐察觉出这其中的微妙。
蓝轩那样的人,岂甘为纯臣?但当真说他有什么不轨之举,他一时倒也说不出,然而无论再难,他也要想办法弄明白,为何司礼监如此在意东南这处小小的船厂。
而毓坤派去泉州的,则是先前她钦点的探花孟泰来,一来此人在翰林院籍籍无名,不会引起注意,二来其父任工部员外郎,他于船工事务算得上熟悉,三来便是她的一点儿私心,孟泰来是陆英的故交,去了泉州说不定能有所照拂。
但也就在孟泰来离京的第二日,宫里又出了件大事,原本被圈禁于乾西五所的张氏竟投缳自尽了。
最先发现的是到乾西五所的送早膳的宫人,此前张氏身边的宫女内侍皆被处死或遣散,贴身服侍的宫人是新派去的,并不得她欢喜,因而晚上被撵出寝室也没有多心,第二天早上宫人推门时,发觉人正挂在梁上,足下是踢翻了凳子。虽然后来将人放下来,太医看过便摇了摇头,用白绸将尸身蒙上了。
毓坤得知这事时也很吃惊,她先叫太医再仔细瞧,确定人是真的没气儿了,方在心中想,张氏最后来这一出,是打的什么主意。
很快她便有了答案,宫里很快传出风说,张氏并不是自尽,而是叫皇帝逼死的。毓坤明白,这便是张氏为自己留的最后一条路,即便是死,也要用逼死嫡母的流言挑拨她与朱毓岚的关系,不能让她安稳坐这个位置。
事情也真的像她想象的那样发展,张氏自尽后的第二日,朱毓岚便上书,请求送母归葬洛阳。洛阳是张氏的老家,亦是朱毓岚的封地,毓坤知道,现下他赌气似地要离开京城,多半是听了流言,又受了身边张氏旧宫人的影响。
她有些要开解朱毓岚,却知道现下他恐怕正在气头上,不是好的时机,于是便应许了他的请求,要他先行安葬母亲。因被废为庶人,张氏是不得入葬皇陵的,所以能葬回洛阳老家,也是她的恩典。
但也就在她下旨许诺的第二日,朱毓岚再次上书,请以皇后之礼安葬张氏,这便有些咄咄逼人了。毓坤这会知道,他这弟弟是真的信了她逼死嫡母的传闻,生了她的气,不然不会像是要有意触怒她似的,提这样的要求。
毓坤虽有意要等他回来,与他和解,却也没有由着他的性子,反而驳回了他的请求。这旨意发往内阁,廖仲卿来找她商议道:“如今不宜与福王闹的太僵,张氏毕竟是先帝原配,虽被陛下收回太后宝玺宝册,但先帝赐的皇后宝册尚在,以皇后之礼下葬也不算……”
毓坤知道他打的是和稀泥的主意,如今朝中有些先帝朝的旧臣,与张家共事多年,对其尚有同情,然而这次她却并不打算纵容,冷道:“就说张家犯的那些事,若是朕应许以皇后之礼安葬张氏,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再者言,岚哥儿听了些流言,心中闷气,但于他,朕并没有亏欠,许以皇后之礼,却是坐实了流言。”
廖仲卿这才回过味儿来,若真的皇上同意的福王的请求,倒真将这原本赌气似地要离开京城,多半是听了流言,又受了身边张氏旧宫人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