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惊雷炸响,摩拳擦掌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突然,御阶上的屏风被撤了开来,群臣见怪不怪。

  皇帝一脸失望地看着贾待问:“坊间传闻?”

  “据说?”

  “贾卿,朕此前才疑虑了这种事,二者奏疏有出入时,朕该以何为主。”

  “总督王卿,言十二万石颗粒无损,是有十二万石粮食在船上作为‘明证’。”

  “给事中张卿,言三千二百石损失殆尽,却只是‘坊间传闻’、‘据说’。”

  “这叫朕何所从?”

  贾待问面色一变。

  连忙开口解释道:“陛下,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

  朱翊钧摇摇头:“贾卿,朕没有不让言官奏事,但既然这种地方上的事,朕鞭长莫及,你们就不能体谅一下君父,去探查一番‘明证’再上奏吗?”

  不知这话是不是提醒了某人。

  栗在庭突然也出列道:“对啊,贾给事中,怎么王总督和张给事中的奏疏同时到的,张给事中还能反驳王总督?”

  “是未卜先知,还是偷窥奏疏?亦或者,干脆是王总督身边有什么不干净的人?”

  “我朝的封疆大吏,这般赤身裸体的吗?”

  朱翊钧朝栗在庭投去欣赏的目光。

  明里就算了,暗里还是得赏他点什么。

  近海海运这事,不是没有由来的。

  虽说风暴、触礁等事风险极大,但总不能因噎废食。

  此前高拱当权的时候,就一心想开海,顺带把近海海运的事也做了。

  就有了王宗沐《条陈海运十二利》这事,而后授意王宗沐试行,也是高拱向先帝请的旨。

  如今朱翊钧接收了高拱政治资源,此事自然也接了下来。

  继续尝试海运,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为了动漕运所做的准备工作。

  等海瑞动两淮漕运,难免不会出乱子,届时,海运多少也能临时做个备用。

  免得被人用“大局”胁迫。

  栗在庭助攻后,贾待问就要反驳。

  但首辅张居正突然出列,接过话茬:“此事我也记得,先帝下诏试行时,应当令工部随行了吧?”

  朱衡突然被点到,有些怔愣。

  想了好一会,才道:“有二名主事全程跟随,但没听闻有什么倾覆之事。”

  他迟疑道:“不过臣以为,即便有倾覆,也应当继续探索海运吧……”

  众臣看了一眼这技术官僚,敢情还没明白在争论什么事呢?

  这哪里是技术问题,这是政治问题。

  要是走海运,那漕运怎么办?

  这可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是行与不行就能定下来的。

  王宗沐真是不当人子,好好一个漕运总督,挖自家墙角。

  礼部张四维出列,打着圆场道:“如今实行海运,好比在北方尝试种植水稻,起初应少量试验,观察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再逐步推广。”

  “同样道理,河运与海运的长期与短期适宜策略,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朱翊钧深深看了一眼张四维。

  口中赞道:“卿老成持重之言。”

  心中却暗自警惕,如今的乡党以晋党最甚。

  但南直隶的乡党也不容小觑,后世的浙党、东林党,都是从泛南直隶乡党分流出去的,可见势力庞大。

  如今若是泛南直隶乡党,与晋党合流,事情就不好玩了。

  朱翊钧又看向王国光:“王卿,户部什么意思?”

  王国光早有准备,沉吟片刻才道:“之前科道官员提议表彰海运的功绩时,我们曾指出,长远来看,依赖河道是根本,而海运是应对当前紧急情况的手段。”

  “我们则认为,鉴于海运风险难料,应当先熟悉这条路线,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户部提议,不妨在元年,适度再度增试海运之行。”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表态。

  面色温和看向张居正:“元辅,内阁这边怎么看?”

  张居正瞥了皇帝一眼。

  还是开口道:“南直隶言官所言,只是传闻,难以深入追究,但对于敢于担当的官员,应从宽处理,以观后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