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给出信任第1/3段
王明杰带着华歆回到了自己的丞相府邸,让他在自己丞相府里的办公。王明杰又一次觉得可以利用机会。来收纳人心!他要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他告诉华歆道:“华先生。您的屋子还没有收拾出来,我也没有找到合适方位作为您的家,这样你就暂时住在这里,委屈先生呢?”
华歆也是心里很感动。他自己一直也是在找机会,如今的机会在他的面前,他心里要是没有被动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他现在甚至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华歆也是开口说道:“属下真的是多谢主公,臣一定不会辜负主公的期望?”
华歆虽然只是内政人才。但是王明杰也不想错过他,如果用的好。到时候,也能够发挥这个人的才华。这也就是何乐而不为?
“真是委屈先生,要是我早点发现先生,先生也不至于如此。我每每想到这一方面。也是有些触动。真是对不起先生!”王明杰表现得很不好意思。他也是开口说道?
在古代收服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看到你的诚意。这样他心里才会觉得,你接受了他。你只要接受了他。他就会慢慢把自己的才华显示出来。因此,从这方面,可以看出这个人不同寻常的地方。喜欢历史,尤其是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对管宁,华歆不陌生。当然,即使不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也应该听过“管宁割席”的故事,说的就是管宁和华歆“割袍断义”,“划地绝交”的事。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大体上相同,指的无非就是管宁觉得自己与华歆“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断绝来往。这个故事被古人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之后,人们就有了出奇一致的看法,认为管宁正直,好学,品德高尚,是值得学习的典型;而华歆则是一个爱慕虚荣,贪财忘学,不值得结交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
其实单就“管宁割席”的典故来看,人们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殊不知管宁正直无争,品德高尚确实如此,但说华歆贪财,爱慕虚荣却是真的冤枉。
冯梦龙的《智囊》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华歆和王朗的。要说这两个人真的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华歆被“管宁割席”误导成了人品低下,不可与交的典型。王朗则被《三国演义》宣传的成了被诸葛亮骂死的腐儒代表。
书接正传,华歆和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难(怎么样,挺像难兄难弟的吧,避难都一起),这时突然有个人跑了过来,想要投靠他们,一起同行。华歆觉得这个人可能有问题所以想要推辞不让,没想到王朗却对那个人说:“幸好我们的船够宽,为什么不可以呢?”于是三人同行。其实碰到有人有难,相帮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谁都可能会有有难处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人帮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可是没过多久,后面就有贼兵追到,一看自己可能惹了麻烦,王朗想丢下这个人。在人遇难之时,王朗有这种想法同样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们这个反面教材人物华歆却说:“我原也考虑安危的事情,所以当时有些迟疑想推辞不接纳他。但是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接纳他,又怎么可以因为遇到危急时,而丢弃他呢?”于是依然带着这个人一起逃走。
相信你已经发现了,华歆是个聪明人,所以当初会觉得那人有问题,才不想因帮他而惹麻烦。但后来麻烦来了,又看得出华歆同样是个重诺,讲信用的人。既然已经答应了帮助那个人,就没有因为怕惹麻烦而将麻烦推掉。就单拿这种见识和人品来说,华歆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不可结交的小人!
所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管宁为什么会割席?原文中有一个这样的描写,说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园中干活,发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如视瓦片石头一样,不加理会照常锄菜干活,但是华歆却将金片捡了起来。也就是因此,管宁认为华歆贪财,故而看了华歆一眼。但是原文中是这样一句“华捉而掷去之”,解释起来是华歆捡起来金片后,看到管宁神色不对又将金片扔掉了!
&可是没过多久,后面就有贼兵追到,一看自己可能惹了麻烦,王朗想丢下这个人。在人遇难之时,王朗有这种想法同样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们这个反面教材人物华歆却说:“我原也考虑安危的事情,所以当时有些迟疑想推辞不接纳他。但是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接纳他,又怎么可以因为遇到危急时,而丢弃他呢?”于是依然带着这个人一起逃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