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庙堂风波,与被遗忘的赵都安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直到门外脚步声远去,确认李应龙今晚不会“临幸”她。

  林娘子手中剪刀“咣当”落地,披着轻纱衣的她扑在桌上,望着江南方向,泪流满面。

  谁能救救她?

  大概……

  也只能,认命了吧。

  ……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群臣早早进了午门。

  皇宫内,元祖庙门轰然打开,女帝缓步走出,望向垂首等在门外的一群女官,视线落在为首的莫昭容身上。

  大冰坨子手里的托盘上,赫然是上朝的冠冕与龙袍。

  “陛下。太师与一众朝臣,已在午门外。”

  徐贞观“恩”了一声,美眸凌厉:

  “上朝。”

  她知道,今天是新政正式抛出的日子。

  届时,迎接她的,是整个大虞朝无数门阀士绅,以及其出身的官员和读书人的反抗。

  ……

  这一日,京城中一条消息迅速流传开。

  据说,早朝上,太师董玄献上女帝登基后新政三策,引发百官震动。

  当场,便有大批官员反对,指出三策种种弊端。

  更有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众多言官予以批驳,认为拟定策略者其心可诛,乃夸夸空谈,若实施,国将不国……

  这一枚消息,好似炸弹,轰的一声,吸引了无数人关注。

  导致昨日斋园中的风波,一时都无人问津。

  至于赵都安,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将那枚外编学士的牌子交了回去,果断抽身,避开了这场风波。

  而接下来的一段日子。

  事情果与徐贞观说的那般,整座朝堂,几乎吵成了菜市场。

  女帝居高临下,俯瞰各方势力斗法,这场事关整个大虞朝利益划分的斗争,也如烈火烹油。

  在这个伏天渐渐过去的夏日,愈演愈烈。

  任何贸然靠近者,都会被烧的肠穿肚烂。

  而原本被许多人关注的赵都安,却突然销声匿迹,渐渐被人们暂时“遗忘”。

  ……

  “网民总是健忘的……给事件降温的最好方法,就是出现一个更大的热点。”

  白马监,后衙小院内。

  喝至微醺的赵都安胡言乱语。

  对面,穿松垮垮官袍,鬓角霜白的老司监孙莲英醉醺醺道:

  “臭小子说的什么?咱家没听清。”

  “没什么,”赵都安抱着酒坛,将视线从屋檐一角,即,皇宫方向收回,咕哝道:

  “陛下就这么任由各方吵的势均力敌么?不,我感觉董太师都未必扛得住。”

  孙莲英眯着眼睛,这位老辣的宦官叹息一声:

  “这种大事,陛下不能立即下场,必须,也只能坐在龙椅上旁观,任凭以董玄为首的皇党冲锋陷阵,再看势头,决定何时一锤定音,而若直接下旨,虽也可强行推行,但这便是不留余地了,远不如先让他们斗一斗,来得好……

  何况,你小子这三道策略,可是砍向了太多官员身上,他们岂能不搏一搏?

  倒是伱,几句话搞的这样大的风波,自己却抽身跑了,整日游手好闲,找咱家喝酒,好似庙堂之上与你全无关系。”

  赵都安放下酒坛,起身就走:

  “朝堂纷争,与我区区一个六品小缉司有什么关系?”

  “诶,你去哪?”

  “有事要办。”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