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度寒散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衡子拿着木夹细细地分辨着白色的度寒散粉末,越分辨,他眉头皱得越紧。

  等分辨完毕,他道:“这里头有紫、白石英,芦石,石流黄,赤石脂,矾石……还有丹砂,雄黄和大量的消石灰。”

  他问柳姒:“这粉末善信从何而来?”

  柳姒回答:“这是近日京中供不应求的‘度寒散’。”

  说完见李衡子脸色一变,她追问:“可是这药方有问题?”

  李衡子表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这药与被禁用的‘寒食散’几乎一致。”

  柳姒听罢,心下一沉。

  “寒食散”那可是禁药,前朝覆灭,多半是因此药。

  只因“寒食散”服用后会让人觉得神明开朗,精力旺盛,又加之有增白之效,因此颇受达官贵人的追捧。

  服用者称此药祛病强身,但其实不过是将人从内掏空。

  其中的好几味药石都能使人中毒,产生幻觉,飘飘欲仙,所以那些人也将“寒食散”当作可以成仙的仙药。

  服此药致瘫而死者数不胜数。

  因此大齐开国皇帝曾将“寒食散”的药方收缴后统一销毁,并明令禁止大齐子民服用此药物,以免再现当年之祸。

  没想到如今这药方竟换了个名字,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上京城中,还颇受百姓喜爱。

  柳姒不可置信:“这药在京中出现了这么久,竟无一人察觉?”

  李衡子将“度寒散”的粉末细细展示在她面前,解释道:“此药与‘寒食散’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掺杂了大量的消石粉,加之其中的药石被磨捻得极细,知道‘寒食散’药方的人也不多,所以才至今无人察觉。”

  他感叹:“‘寒食散’一方本是医圣为了医治伤寒病人而撰,本意是为了救人,不想后人使用不当,以至无数人因此丧命,若是医圣在世目睹,只怕会痛心难抑。”

  柳姒眉头紧皱。

  这换了名字的“度寒散”若是继续流传在上京,只怕会害人无数。

  出了李衡子的静室,寒意拂面,平意上前为柳姒披上斗篷。

  柳姒抬头看了看天时,拢紧斗篷问道:“什么时辰了?”

  “申正过了。”

  她略略沉吟片刻:“是时候了,回去吧。”

  回到谢府,柳姒特地从谈苍苑前的小轩旁路过,她看着立在轩中的那道玄色身影,辨不清眸中神色。

  少顷,她换上一个灿烂的笑容,抬脚朝那个身影靠近,而后走到他身后牵起他的手,语气轻快。

  “竹君,你怎么在这儿?”

  正在小轩中作画的谢暄突然被人从身后牵住,他惊了一跳,转身就望见一张艳丽绝色的芙蓉面。

  他屏住呼吸,看着眼前人一时未回过神来。

  柳姒今日特地上了个妆,将她本就美丽的容貌放大了好几分。此刻她的眸子中带着不可忽视的柔和笑意,仿佛像在注视心爱之人一般。

  只是那眸中笑意在看清谢暄的脸后消失不见,变作了惊慌失措。

  “抱歉,我认错人了。”柳姒忙道。

  谢暄自然知道她将他认作了谢晏,若是换了别人他定心中不喜。

  可柳姒长得美丽,身份又尊贵。

  所以他极有风度地说:“小事而已,公主不必致歉。”

  听罢,柳姒才掩下方才的慌乱,颊上泛起红晕:“暄郎君不在意就好。”

  “咦。”她目光落在谢暄身后的桌案上,“暄郎君在作画么?”

  谢暄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看到自己还未画完的雪景,他拱手解释道:“这轩中安静,臣每日都会在此作画。”

  柳姒抬手扶住他的胳膊,一触即分:“暄小郎是竹君的堂弟,不必多礼。”

  说罢她语气带着敬意:“我画技不佳,一直想学却学不好,因此对擅画之人很是敬佩。”

  谢暄不解:“我记得驸马的画技比我还好,难道他未曾教过公主?”

  闻言,柳姒欲言又止:“竹君他……”

  “怎么了?”谢暄问。

  “他整日忙于大理寺的事务,即便回到竹坞居也是在书房待着,我与他倒不常在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