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姿势正确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的猛犸超级重卡,算上后厢里的那堆设备和原料,全重达到了惊人的120吨。

  突然出现在潜艇内部,其自身带来的巨大重量,压得后加装的金属地板吱吱作响,整个鹦鹉螺号的吃水都深了一点。

  好在海娘级的结构足够强,连单台一千多吨的S6W反应堆都能擎得住,并不存在什么“断箭”隐患。

  其实就算有风险,邱睿也不怎么在乎就是了。

  只要这玩意能像虎鲸号一样,被算成载具的一部分,就可以用系统进行修复了!

  是的,从缴获这艘核潜艇开始,邱睿打的一直是这个主意。

  毕竟虎鲸号模块化多功能潜航器的前身,就是一艘从FHA那里缴获而来的湿式蛙人输送艇。

  这台曾经独立的外部设备,经过改造与连接后,都能被系统认可,那鹦鹉螺号和它本质上区别也没多少。

  不就是稍微大了亿点点嘛,完全可以套用相同的模式。

  至于是被扛在猛犸上,还是把猛犸吞进肚子里,邱睿表示,那都是两个几把炒菜,一个几把味儿!

  其实给猛犸套个“新皮肤”的想法,他早就有了。

  过年前在南海那边,第一次把猛犸召唤到绿洲号上时,他就试过。

  只不过当时是线路也连接了,完全接入与控制也实现了,但系统面板以及详情页面上,愣是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邱睿当时就纳闷儿,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经过之后这段时间的摸索,以及虎鲸号的成功案例,他也渐渐品出点道道来。

  想要被系统认证成一个整体,除了该有的线路连接与控制外,应该还需要在能源供给上形成一定的联系。

  而最主要的,是要确立“母体”与“子体”间的绝对主次关系。

  别看无论是无人机还是虎鲸号,都自带发动机,可以实现自我能源供给。

  但最初被认可的时候,它们无一例外,能量来源都需要依赖猛犸。

  再加上控制模块也都安装在重卡上,是猛犸这个“母体”的绝对附属品。

  为此邱睿还专门试验过。

  在没有被装载到猛犸上的情况下,如果他单独把猛犸收进空间,这些附属品虽然不会消失,也可以用其他途径进行操控,但综合性能会大打折扣。

  按照这个逻辑继续琢磨,邱睿认为,只要能满足对附属品实现完全的控制、能源的供给,以此确立好主次关系,便能成功实现系统对其的认可。

  那么要想实现鹦鹉螺号的同化,控制已经实现了。

  他能想到的确立主次的途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废掉艇上的S6W反应堆,让猛犸变成能源供给的核心。

  这也是为什么“金乌”聚变核心都已经升级好了,却仍要塞在车厢里的最重要原因,即便为此会牺牲大量珍贵的车上空间都在所不惜。

  其实说废掉也不准确。

  邱睿打算把那玩意改造一下,在堆芯外围包裹上有液态锂流动的循环管道,再接上外部的氚回收装置,形成一套氚制取设备。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都搞回收装置了,为什么还要用裂变堆制取?

  原因其实很简单,损耗是一定会有的,回收的效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

  再就是改造后,裂变堆还要肩负起“打火器”的功能。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句,裂变堆与聚变堆的反应模式。

  尽管需要很复杂的控制机制,但裂变反应,是有临界质量这么一说的。

  即,要是能搞到足够多的具备放射性的核原料,只要堆在一起,就可以实现自持的链式反应。

  那这个临界质量到底有多少呢?

  答曰:一点儿都不多。

  以高丰度(可以理解为纯度)的铀235为例,有个三四十公斤,就可以在你家后院盘一个核裂变燃气灶了。

  怎么样,酷炫不酷炫?

  而比起裂变堆,聚变堆在运转模式上更像一个传统的燃油发动机,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实现反应自持,而且说停就停。

  别看“金乌”聚变核心,走的是蒸汽朋克风抡大锤路线,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