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脉圣” 王叔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什么啊,你没发现,他们的分类方法,跟现在教材里面的差不多吗?”

  老刘恍然大悟,“确实很像,尤其是浮、沉、迟、数,最为核心,其实想想,假如不分那么细,那么能大体分辨出一个脉象的一个倾向,似乎也足够用于临床了......”

  “宋元明清的脉诊都是宗法《脉经》的,归根结底还是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经》中,保卫《脉经》,普及脉法而已。”李介宾最后总结道:“虽然大家各提一套,但大同小异,各有优缺点,本质上没什么大的变化。”

  “那我们现在的脉诊......”老唐思路沿着李介宾的话继续往下,突然又停住了。

  李介宾笑道:“我们现在不就是正当其时吗?”

  确实,如今也无非是发展的过程中的进行时而已。

  就如同房地产一样,在所有人都以为会一直涨的时候,跌了下去,然后突然回头,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只是局中者迷而已。

  李介宾喝喝茶,润润嗓子,其实今天讲了那么多,对他也是知识的一个梳理,脉学这个东西,旁人以为神奇,但是发展的脉络是有迹可循的,他曾经沉迷古代脉学,最后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

  脉诊,归根结底是用来实践指导临床的,空谈理论,就是吹牛逼了。

  李介宾正是通过《脉经》才理解到,为什么是王叔和整理出了《伤寒论》,因为张仲景就是在临床上病情观察细致,平脉辨证结论出自临床实践,且验之于疗效转归,所以才会将脉象记载及诊断意义的阐述均极为可靠,自然成为了后学王叔和总结的重要依据。

  《伊尹汤液经》成就了张仲景,《伤寒论》成就了王叔和,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脉诊讨论的差不多了,两个教授开始闲聊起来。

  “最近听说海外学院研究个什么脉诊仪,伸进去就能测出来脉象......”

  “好像去年被一个叫林大东的小子在仲景节上展示了......”

  正在喝水的李介宾突然觉得,人他们说的事情似乎有点熟悉。

  老唐冷哼一声,“那玩意儿没什么用,说是测的准,但是栽到了一个大一新手手里,当时试出来了,脉象不一致,根本没用。”

  “大一新生?不可能吧,肯定是那个机器本来就是坏的,才大一的学生会号什么脉,总不至于人人都是阿宾吧,阿宾,你是大一的,有听说过这件事儿吗?”

  李介宾一口水喷了出来。

  “没有,什么大一新生能那么厉害,完全是谣传。”

  “也是呀,连阿宾都没听说过,我就说嘛,肯定是他们那脉诊仪有问题......”

  就是就是,才大一学生,中诊都没学完呢,怎么可能会号脉呢,更别说碰瓷儿脉诊仪,并且还给两个大教授讲脉学。

  是吧。

  www.liewem.cc。m.liewem.cc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