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2/4段
李瑄回到前厅后,向李适之解释道。
“七郎考虑周到。为父立刻安排给七郎上朝的席位。”
李适之吩咐佐吏。
上朝的时候,监礼官需要提前知道出朝的人数,进行一系列礼仪准备。
“父亲,现在长安的官吏们,对我的看法如何?”
李瑄想知道这一点。
“唉!七郎在平定海贼之前,文武大臣、文人们,好评如潮,推崇备至。臣子们认为你将来能成为宰相,澄清天下;文人们认为你将来能成为天下文宗,独领风骚。现在持这种看法的人少了不少。七郎灭掉海贼,本可以用更含蓄的办法处理吴令光海贼案,让自己的声望更加一层。”
李适之觉得有些可惜。
他没想到李瑄杀的这么狠,数百人一起砍头。
只有兴大狱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用说,现在长安以外的大族都很抵制李瑄。
“在之前,父亲认为我是完美的人吗?”
李瑄没有一丝后悔,反而笑着向李适之问。
士人的观念中,即便豪强该死。但李瑄将两郡豪强尽牵连,又做出一下杀死数百人的事情,太像是酷吏所为。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当时的士人们,都用《诗经》中的公子比喻七郎。文武双全,计谋无双,为父看不到任何缺点。”李适之如是说道。
“话虽如此。但圣人在上,人哪能完美呢!长安人私底下议论李林甫玩弄权术,圣人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但圣人依然重要李林甫。孩儿动了豪强和一部分士族的利益,以后就只能依托圣人,我的忠心就更能被圣人看到,这是明哲保身的方法。”
李瑄虽需要声望,但更需要李隆基对他放心。
而且李瑄觉得这样的名声是可以挽回的。
能够认同李瑄做法的士人,可以作为志同道合者。
“七郎说得有道理。不过为父希望七郎能写几首介绍江南景色美好的诗,正如你的《江南春》一样。让人以为你不是去是任采访处置使,而是在江南游乐。”
李瑄的眼光总是很独特。好像一直认为圣人的信任,大于手中的权力。
李适之想问圣人已经花甲之年,太子继位怎么办?
想想还是没说出口!
“我会的!”
此事告一段落后,李瑄又问李适之道:“我在临海得知有豪强写奏书污蔑弹劾我,并用重金贿赂李林甫,希望李林甫能美言几句。”
“李林甫这老贼会审时度势,前段时间,他主动拿出黄金,并将豪强奏书上呈圣人。圣人看都没看,就将奏书撕毁。”李适之向李瑄回道。
这说明李林甫已经猜测到李隆基的心思,所以不再掺和。
这也使李瑄无法再整李林甫。
“不久前,皇甫惟明贪图军功,率军攻打石堡城。由于急功近利,忽略吐蕃的援军到来,致使陇右军伤亡万人,连陇右节度副使褚羽都战死在石堡城下,圣人震怒!私下还对为父说,若七郎在,不该有此一败!”
李适之将这件大事告知李瑄。
皇甫惟明在天宝元年大破吐蕃,不仅斩杀吐蕃赞普的儿子琅支都,还斩获五千余吐蕃士兵。
去年皇甫惟明千里奔袭,出其不意占领吐蕃的前沿阵地洪济城。
接连的封赏蒙蔽皇甫惟明的眼睛,他开始瞄准唐、吐边塞最重要的据点,石堡城。
石堡城东靠华石山,西临药水河,正面崖壁陡峭,两侧山峦蜿蜒多姿,如苍鹰展翅,令人望而生畏。
它就如钉子一样,扎在大唐的边境前。
以至于唐军与吐蕃交战,往往绕开石堡城下的重要通道。
它西北是青海湖,西南是黄河九曲之地,几乎遏制住大唐的扩张之路。
即便皇甫惟明拿下九曲之地的洪济城,也因石堡城扎在那里,不能长守。
皇甫惟明又见李瑄立功后的恩宠,所以准备博取这不世之功。
但太过急功近利,加上吐蕃大论莽布支星夜兼程,使其腹背受敌。
不仅损失惨重,连之前占领的洪济城都不得不丢弃。
“皇甫惟明和父亲关系如何?”
李瑄郑重地问李适之。
“皇甫惟明是手握重兵的边帅,为父是宗室和宰相,与他相善要被圣人忌讳。不过皇甫惟明一直和韦尚书友好。”
李适之虽然有时候性格粗疏,但这样的事情他还是可以把握的。
“韦坚的妹妹是太子妃,他可是外戚。如果不与皇甫惟明克制住关系,韦坚迟早因此败亡,还会牵连到父亲。”
李瑄沉声说道。
历史上就是这俩一起在上元节游玩,又是在夜间,被李林甫找到机会整死。
皇甫惟明曾经污蔑过王忠嗣,使王忠嗣遭贬,蹉跎数年。
幸亏当时河西节度使杜希望看重,将王忠嗣召看河西,使王忠嗣有舞台发挥。
别看王忠嗣三十多岁就任节度使,但如果没有皇甫惟明的诬告,王忠嗣绝对可以更早成为上将。
李瑄又是与王忠嗣一起灭突厥的人,将王忠嗣当做伯乐。
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李瑄很矛盾。
“我会提醒韦坚!”
李适之凝重地点了点头,问李瑄:“七郎是否想充任陇右节度副使,成为储帅。”
“陇右是与吐蕃战斗的最前沿,最容易立下功勋,我会向圣人自荐。”
李瑄正有此意。
他年龄小,需要再叠军功,努力成为节度使。
李瑄又与李适之聊了一下江南的事情,便返回房间。
明日早朝后,李瑄会求见李隆基,他要想想该怎么去说。
&ems重要的据点,石堡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