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李适之拜太子太师,封宋国公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隆基一听李适之要辞职很不开心。他最想的事情,是朝堂稳定,这样他就能安心享乐。

  每一次换相,都会有不稳定期。

  只有主动犯下错误,才会提出罢相。

  所以李隆基并不同意李适之请辞。

  李隆基觉得李适之未有过错,甚得他心,为什么要罢相呢?有病养几日不行吗?

  “臣蒙圣恩,无以为报,只能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自成宰相,明白国家社稷之重,明白百名苍生的期盼,然迫于疾病,不能再负重位。臣自知疏忽糊涂,握笔常现错字,若是因臣的小过而酿成大错,臣将负国负君,罪己罪民。臣爱惜相位,不忍放下权力,但臣更知晓无能的人为国家带来祸患,为陛下带来忧虑。趁着臣还未犯下张嘉贞、宇文融那样的错误之前,离开宰位,让更贤明的人,来继承宰相的位置……”

  “臣多么希望君与臣之间,能够像高宗皇帝和薛元超那样,能一同走向白首。臣只是恨自己聪明的时间太短暂了,陛下您英明神武,像古之圣君一样,在危难之际,解决内忧外患。愚钝的臣子比不上您,这时候罢相,也是为了报答陛下与国家……”

  “君臣之间,没有什么可以掩饰,因而直陈愚情,这些都是臣的肺腑之言,希望陛下能够答应。”

  李适之说着上前,他脱下自己的帽子,并将自己的鱼符摘下放在案上。

  以表示自己的坚决!

  他一番娓娓动情的陈述,让文武百官都以为李适之吊着一口气,要交待遗言一样。

  那些平时与李适之交好的臣子,抹了抹眼泪,左相突然辞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卿为何病,修养一下不好嘛!”

  李隆基颇为感慨,不舍得李适之离开。

  “臣自及冠起,先后在金州、湖州、郎州、唐州、通州、梓州、秦州、陕州、洛阳、幽州等地任职,又常年嗜酒,现眼花缭乱,记忆糊涂,这是老病,估计修养不好了。”

  李适之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把自己的“病”归结于常年奔波,身体垮了。

  事实上,李适之年轻的时候,基本一年左右,都会被调离一个地方,不让李适之在一个地方满任期。

  “事已至此,朝后入勤政楼再议。”

  李隆基说完,吩咐退朝。他要在兴庆宫中私下问询李适之。

  文武百官朝拜后落朝,还未出殿,就开始议论不休。

  每一次相位动,都是天大的事情。群臣下朝后,当天就能传遍长安,五天内必传至东都洛阳。

  许多大臣围在李适之面前,有是真关心李适之身体的,有是想知道一些事情。

  韦坚表现地更加亲近,对李适之嘘寒问暖。

  在这关键时刻,李适之的一句话对他太重要了。

  “想将李瑄拔为上将,没那么容易。”李林甫在心中冷哼。

  不过当李林甫看到韦坚后,眉头又皱起来。李适之八成要推荐这白眼狼为宰相。

  可是他刚从吏部大案中脱身,加上韦坚就是吏部大案的负责人。

  他要是阻止韦坚拜相,不就跟当初张九龄阻止牛仙客罢相,招圣人厌恶吗?

  想到此,李林甫咬牙切齿。

  韦坚拜相,似乎势不可挡。

  勤政务本楼。

  李适之来拜见李隆基后,相谈许久,他表现地十分坚决。

  李隆基明白他要失去一名良相。

  他也没多责怪,李适之上任后强干、务实,除了尽职尽责处理政务外,监察郡县、整饬吏治、惩治腐败、改元为载、发掘金矿、富裕国库,算得上国家的功臣。

  另外,李适之的儿子李瑄,文采斐然,骁勇善战,为君分忧,颇得他心。

  一上任陇右节度副使,就立下大功,让李隆基计划着给予李瑄军权,让李瑄尽快去进攻吐蕃,收复失地,为他开疆扩土。

  “卿离开后,觉得谁能继承重任呢?”

  李隆基询问李适之。

  “宰相是圣人所拜,臣没有这样的权限。”李隆基说完,吩咐退朝。他要在兴庆宫中私下问询李适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