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来诗歌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白兰羌王会联系苏毗那边的人,带段秀实去见苏毗王没陵赞。

  最后,李瑄对高秀岩、哥舒翰、刘单等人交待一番后,率领神策卫离开九曲。

  特使携带大量物资到湟水,李瑄必须去迎接。

  三天后,李瑄回到湟水城,得到官吏、百姓的欢呼。

  刘晏告知李瑄,特使林招隐明日便到湟水城外。

  李瑄知晓后,召陇右的僚属,进行一场议事。

  陇右自战后相对安稳,西平郡豪强已除。

  其他郡的豪强关闭门户,不敢明目张胆地犯事。

  特别是两地采访使调离,李瑄新任采访使后,使河西、陇右能官吏心惊胆战。

  他们希望李瑄一直在前线,不要归来。

  不怀好意的人诅咒李瑄死在前线。

  现在的李瑄,早就被冠以屠夫的称号。

  是专杀豪强的屠夫,但每一家豪强的垮台,总会有地方官吏被牵连。

  担惊受怕的都是一些为恶的豪强,没有犯法的大族,倒不怎么畏惧。因为上次李瑄在武威,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付大族。

  河陇的豪强都在想对策。

  如果李瑄逼急他们,他们绝对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知道难逃一劫的时候,这些鱼肉百姓的狠人定会拼一拼。

  整个河陇的豪强何止百家?

  议会结束,刘晏提醒李瑄,大诗人李白在两天前为李瑄送来信件,放在李瑄府中。

  李瑄回府邸后,第一时间打开信件。

  原来是李白送来一首诗,令李瑄惊讶的是这首诗历史上出现过,是写给哥舒翰的。

  现在却将这些赞美的语言,加在李瑄身上。

  只是诗名和之前不同,为《歌李七收复九曲》。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这种形容,让李瑄脸红。

  虽然历史上的哥舒翰在战功上比不了李瑄,但李瑄却担不起这样的称呼。

  以后他谋反的时候,这诗就尴尬了……

  李瑄看李白留下自己的地址,于是回信一封。

  他知道李白心灰意冷离开仕途,虽然和杜甫一起玩了一年,但寻仙访药,纵酒高歌,表明他有心结。

  李白以为自己就如浮萍一样飘零,但在流落途中,会为华夏史上留下不朽的诗篇。

  所以李瑄没想过召李白为幕僚。

  而且李白刚被李隆基赶出长安,招李白为幕僚,向李隆基讨要官职也不合适。

  随即,李瑄也赠予李白一首诗,《浪淘沙赠李白》。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李瑄希望李白不要在意世俗界的流言蜚语,纵情自己的浪漫。

  他知道李白难得到“金子”,但祝愿李白能实现。

  翌日,李瑄过湟水桥,和监军张道斌一起在二十里外迎接特使林招隐。

  林招隐后方,马车排成长龙,由禁军护送。

  一车一车的绢和钱,将士们期盼已久。

  另外还有十来辆精致的马车,是李隆基赏赐给李瑄精通乐器歌舞的教坊美女。

  现在赐予他,以后就相当于李瑄的奴婢。

  李瑄不是沉迷女色的人,他知道历史上的哥舒翰,就是被李隆基这一手掏空身子,从一名能把人挑起来的猛将,变得声色犬马,以至于疾病缠身。

  李瑄与林招隐熟识,林招隐虽是特使,但他知道李瑄在圣人眼中的份量,知道李瑄与高力士相交甚好。所以一直对李瑄客客气气。

  李瑄也不会挑事,请林招隐回湟水城,好酒好菜的招待,还召集僚属、武威的官吏,为林招隐举行欢迎宴会,接风洗尘,给足林招隐面子。

  林招隐在湟水城歇脚七天后,带着禁军启程返回。

  李瑄这才召集僚属,按照功劳对诸军进行赏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