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返乡第3/3段
不过,他这般举动,意义本身就非同一般。
等方临一行走后,侯知县过来,询问这卫姓小吏姓名。
“回大人,小人卫清,卫青的卫,清平盛世的清。”
“哈哈,好一个卫清,好名字啊!”侯知县深深看了此人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
卫清心中暗暗激动,知道侯知县这是记住他了,将来大有前途。
他也是官场老油子了,看得明白,在官场上没有背景是很难往上的,本已经放弃混日子,现在却是好运来了,心中不由对方临愈发好奇、感激。
……
这日。
卫清在衙门同僚祝贺中下衙,买了一只烧鸡,提着二斤老黄酒回家。
家中孩子一看,闻着味儿迎上来,吞咽着口水。
要说,他是一个小吏,但家人也就是能吃饱的水平,若非逢年过节,也就一月半月,才能打打牙祭,这般就已经超过县中九成九的人。
“平日,咱家打牙祭也就割一点肉,今日怎么买了烧鸡?可是有什么喜事?”卫妻问道。
“确实有喜事,在衙门中进了一小步,不过,这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将来可期啊!”卫清从头说起,说起当日与方临相识,再到今日之事。
“这么说来,当初,是那个方临先帮了你,你后来又随手帮了他,现在他感念恩情,只是一个表态,就又帮了你,让你入了知县大人的眼……这可真是稀奇之事。”卫妻笑道。
“是啊,咱为人做事,对得起良心,果然,总有好事在后头等着。”卫清说着,心情极好,将鸡腿、翅膀给儿女、媳妇分了,自己啃着鸡脖子,就着些老黄酒,咂起来,嘴里还哼起了曲子。
……
侯知县和自己的师爷,此刻也在说着方临。
“大人,打听清楚了。”
覃师爷说了方临、卫清两人相交经过,又道:“我观那方临非同一般呐,短短一年,就从一个逃难之人,闯出偌大名声,挣下不小产业。那本《三国演义》还是蒲知府亲自作序,可见一斑……如此名望,也容易结交人脉,在蒲知府之外,那方临未必没有同等程度的人脉关系,大人不可等闲视之。”
他定下基调,方临不同于那些升斗小民,摆出一个态度,或者一些小恩小惠,就能让对方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纳头便拜。
“此人的确非是等闲,今日打交道就能看出一二,不卑不亢,滴水不漏,是个人物。”侯知县微微点头,认可这个评价,顿了一下又道:“要说此人,确实能力不俗,可我更看重的,还是品行上佳,知恩图报。”
覃师爷观察着侯知县的表情,继续道:“大人所言不错,如我所想,此人如此品行,可堪深交,不但可以作为大人与蒲知府联系的纽带,与此人的私人关系也可以维持下去,长久经营,将来或许能为大人带来惊喜……这就要大人放下一些面子,做出示好之举,可能受些委屈。”
“这有什么委屈的?”
侯知县摆手一笑:“当初赴任海宁县,我对城中大户示弱,如今不也压服了他们?现如今,通俗盛行,方临作为一代大家,到了后世,或许是李太白、苏东坡一般的人物,我弯下腰示好一二,又算得什么?将来说不得还是一段佳话。”
“大人心胸豁达。”覃师爷恭维了一句,又是查漏补缺道:“对方临这般聪明人,只说不做不行,只会得罪人;只做不说,人家不知道,也只是事倍功半。我思来想去,觉得大人咱们要既做又说,具体就是,大人施以恩惠,只做不说;由我从旁去说,侧面指出大人所做,借助那小和村村正之口、小和村老方家之口,传递人情,如此,日久见人心,这段关系也就成了。”
“好,就这么办。”
侯知县沉吟了下,道:“县里大户不是出银钱,在准备过年欢庆么?让一支戏班子下去,选一些村子免费表演,与民同乐。”
覃师爷顿时会意,保证道:“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也会提点乔村正,告诉对方背后这缘由为何,让对方知道是谁的作用……总之,这次方临一行归乡,务必会让对方开开心心,给足面子。”
……
卫清、侯知县背后的议论,方临自是不知道,这时,他们一行正在回去小和村的路上,更不知道,这次锦还乡之乐,才刚刚开始。
……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