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审问王凌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并且孔衍植还专门写了一个《上剃头表》,进行邀功,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说我把孔家一家老小都给理发了,理完发每个人都精神多了;并且顺带着我也要求孟家颜家曾家都理发了。要知道此前的明朝,对孔氏后裔确实不薄,将衍圣公的职位排在朝廷文臣之首。最后崇祯帝的时候,孔家做的是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这样职位,就是太子的老师。

  太子的老师都这么没有骨气,还指望天下人有几个不投降的?这就是人性。

  非要考验人性,那么得到的一定是你不想看的结果。

  包括忠诚和忠贞,都不要去考验。

  这伙俘虏把张燕的情况讲了个清楚:粮草,物资,器械,衣物鞋袜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短缺。而黑山贼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张燕下属有七八个小头领,物资充足时一团和气,物资短缺就有些各自立山头了。也不乏出现争抢粮草物资的事情来。所以这批王凌输送的物资极为重要。张燕怕其他头领来接应物资会私吞,因此便亲自来押解物资。张燕十分小心,他派出的哨探在猪头岭走了七八遭连个兵毛都没发现,他才约定王凌交接物资的。不想最后还是遭遇了伏兵,并且这伙伏兵十分恐怖怪异,武力强悍不说,交战时还发出类似异族蛮人发出的鬼哭狼嚎,听着就让人胆寒!

  袁尚闻言后知晓自己坚壁清野的战略十分对路,虽然十分残忍,逼得太行山中的山民也吃不果腹,但是却对黑山贼十分奏效!

  这就是战争,是不择手段的,也是必定会殃及无辜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句话:慈不掌兵!心怀仁慈,是打不了仗的。打仗说白了就是不惜代价把敌人杀死消灭的行为,至于这个代价嘛,则肯定是老百姓了。

  鲁迅先生说过,普通人的一生,就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平时榨其身,战时用其命。实际上先秦诸子的《韩非子》中就有“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的说法。商鞅早在战国时期,以他的着作《商君书》中就阐述了“弱民”“愚民”“疲民”“贫民”“壹民”的所谓“驭民五术”。

  袁尚为了消灭黑山贼就不得不把太行山的百姓给牺牲掉,逼得他们走出太行山,之后只能卖身给地主和官僚为奴为婢才能有口饭吃。不走出来的,就干脆被饿死!

  讨论袁尚的对错也毫无意义,他就是这么做的,而他依旧高高在上,掌握权力。这就是三国时代百姓的悲哀和无奈。一将功成万骨枯,枯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饿殍遍野的老百姓!

  袁尚今天凌晨的伏击极大的打击了张燕的黑山贼,不但彻底切断了对方的补给线,还斩杀对方两千贼兵!据说黑山贼有一到两万之众,两千士卒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更重要的是黑山贼内部可能因为粮草的短缺而引发恐慌和激化矛盾。

  吃不上饭的时候,人就不是人了!与禽兽无二!不然古代也不会有“易子而食”这个典故了。

  这么一来必然导致黑山贼的内部分化和瓦解。当然也会逼迫他们铤而走险的去攻城!横竖都是死,饿死不如战死!逼到绝路,殊死一搏,这也是人性!

  黑山贼这边的态势向着袁尚计划的那般运行,一切顺利,且还有惊喜。惊喜就是找到袁熙的把柄,还有趁机向太原王氏发难!

  不过太原王氏可不是软柿子,现在的确有了太原王氏的罪证,但是想拿下他们却不易!

  因为太原王氏的大本营祁县可不是普通的县镇,而是一座堡垒,里面有三千王氏的私兵,想顺利的拿下祁县的王氏一族,没有那么简单。最差的情形就是攻城战,但是祁县的粮草充足,想攻城十分困难,而且会枉死很多将士。

  倒不是袁尚多么爱兵如子,而是士兵是重要的资源,是能够实现袁尚军事和权力目的达到砝码。

  所以想顺利拿下祁县还需要一些手段。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