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心在野仪仪朝政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微臣胡惟庸,参见陛下!”徐达上前一步,躬身作一长揖:朱棣脸上满是惭愧,不过还是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慢走!”

  “妖言惑众,狼子野心!”

  就听御书房内,朱元璋一声断喝。

  父子俩从李财回来,一直保持沉默状态。

  “噢…”

  “走了,别送。”

  “上位制定的公田补贴官员俸禄的政策,让本朝官员没了后顾之忧,祛了贪腐之念,没有臣工不称颂陛下英明的。”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案牍,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左丞相胡惟庸既是李善长的姻亲,又是他推荐的。虽说胡惟庸贵为中书省左丞相。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中徐达、李善长和胡惟庸是这一政策的参与者。

  一个时辰后。

  “奴婢遵旨”

  太监刘和轻抬脚,快速离开御书房。目送李财走出院门,朱棣嘴里嘟囔着:

  “此贼妖言惑众,其心可诛。”

  蓦的。

  面对皇上的盛怒,一向大权决断的胡惟庸也是噤若寒蝉。

  难道皇上深夜召他们前来,为了这事?

  徐达常年镇守北方,很少参与朝政。

  进入御书房,胡惟庸收敛心神,恭敬叩拜。

  徐达等人看后都大惊失色。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

  朝廷最近出了不少事,让朱元璋对中书省颇有微词。

  胡惟庸颔首低眉,大气也不敢喘一声。二是最近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暗地支持下,与淮西勋贵勾结,老朱已经嗅到了一丝危机,借机敲打敲打他们。

  “…”

  当年一起制定公田政策的大臣中,御史中丞、太史令刘伯温重病在身。

  火苗被风吹动,将人影拉长,无形中增添了一丝恐怖的气氛。之前,中书参知政事杨宪滥用职权,专决省事,被老朱斩杀。

  朱元璋点点头,让刘和给徐达和李善长赐座。

  不过作为淮西集团的领袖,李善长在朝中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朕的口谕,宣魏国公,韩国公,太史令刘伯温,左丞相胡惟庸,礼部尚书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

  李善长第一个站出来,上前一步奏道:

  “启禀上位,此人妖言惑众,其中所说经不起推敲。”

  李财的言论实在太胆大放肆了。

  朱元璋咳嗽了两声,这才开口说道:

  “众爱卿,朕遇见了为难之事,想请爱卿帮朕一起排忧解难。”

  “真的想不通啊!”

  数十盏盘龙烛台将整个御书房照的亮如白昼。

  身处堂前的朱元璋意犹未尽的站起身,朝门口喊了声:“来人。”

  ……

  朱元璋对内臣管理特别严格。

  权势汹天。

  朱元璋一双虎目死死盯着他们,更加剧了他们心中的恐惧。

  但论功劳和资历,与徐李二人还相差太远。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

  在毛骧耳边耳语了几句。

  第一个到达的是胡惟庸。在他身旁站着太子朱标,同样目视前方,沉默不语。众大臣各自揣心事,惴惴不安。对于朱元璋这样安排,胡惟庸不敢有丝毫异议。

  “标下在!”“胡卿免礼,起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