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臣”

  “好了,你这个宰相不要做了,潞州知府被乱民所杀,你去补这个空缺。”

  “啊这.”

  唐恪欲哭无泪,心说自己做这個宰相刚月余,屁股都还没有坐热,而且直接降到知州,这处罚太过严厉。

  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当众提及徽宗,这是钦宗背上的芒刺。

  钦宗当众贬谪唐恪,殿上群臣哪敢再言?

  于是,杨长、赵构加封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伏地的刘韐与范宗尹,也只能附和山呼万岁。

  两人渐次起身归班列,钦宗又盯着范宗尹冷冷道:“李谔也被乱民所杀,你既与唐相见解相同,便去潞州任通判,好好帮着杨太尉分忧。”

  “臣”

  “散朝!”

  钦宗当皇帝以来,还是第一次这样霸气转身,殿内群臣又惊又奇,随即纷纷躬身相送。

  而唐恪与范宗尹,也第一次体会到伴君如伴虎,此刻小丑般呆在原地,受到同僚们异样眼神审视。

  钦宗一朝,宰相频繁更迭。

  唐恪虽然被贬,因有被贬的几位宰相作榜样,他很快便平复心情,与范宗尹相约赴任。

  考虑到潞州民风彪悍,前任知州张有极死于民变,唐恪不敢带家人一同前往。

  而钦宗执政经验浅,容易受到自身情绪左右,被贬官员很难再回朝,唐恪在京城家人就成了难题。

  他做了十多年京官,在汴梁攒下了不小的家业,此后家人没有自己庇护,很容易受到外人欺凌。

  诸如数次为相的蔡京,在失宠被勒令致仕还乡不久,他在京城的家产就被找借口抄没,连花园里采来的天然假山,也被李纲强征拿去城防用。

  唐恪思来想起,只能让家人尽量低调,等自己在潞州站稳脚跟,再视情况将家人接去,亦或者变卖京中产业,直接回家乡杭州置田买地。

  要问为什么敢回杭州,那里不是方腊所占据?

  此一时,彼一时。

  前几年杭州为方腊占据,后宋江奉命到江南讨贼平叛,与方腊在苏杭斗得元气大伤,等到宋江率部转移至河北,刘延庆与张叔夜继续平叛。

  而年初徽宗逃到润州避难,童贯等文武重臣也随之同去,徽宗在东南设立小朝廷,首先就是要拔掉眼中钉方腊,后用朱偭的钱粮招兵买马,再一次对方腊势力进行清剿。

  方腊接连被消耗,不得不放弃苏杭,率部退回根据地睦州,待天下有变再扩展,杭州就此重回朝廷掌控。

  当然,回乡置业是唐恪最后退路,也是离开权利中心的最终归属,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选择这条路。

  这当官,这掌权,很上瘾。

  唐恪并非钻营无能之辈,他从政验丰富、颇有能力,是通过实干进阶的读书人,曾任梓州、沧州、扬州、滁州、潭州、杭等多地知府。

  离京赴任途中,唐恪认为自己以宰相之才,去潞州做一个小小知州,杨长定将自己奉为上宾。

  十一月下旬,唐恪、范宗尹与钦差孙傅同抵上党。

  杨长最近在潞州视察,提前得到雷震传信提醒,专程在州府衙门迎候。

  这厮虽然缺乏文官,但不屑用一味求和的软骨头,所以见面之时并不热情,主要和孙傅寒暄交流,唐、范二人则由闻焕章接待。

  杨长嫌打理麻烦,这些年一直没蓄须,所以显得很是年轻。

  在稍后接待酒宴上,孙傅想了多时终没忍住,以打趣口吻询问曰:“将军生得好生俊俏,若在东京大街上行走,定会被误认高门公子,未知今年青春几何?”

  “让少傅见笑,末将二十有六.”

  “二十六?”

  杨长的话没说完,就被激动的范宗尹起身打断,喃喃说道:“太尉莫非元符三年生人?”

  “嗯?”

  范宗尹见众人看向来,急忙指着自己解释道:“实不相瞒,下官乃元符四年生,原以为比太尉年长些,没想到自己还要小一岁。”

  他刚才故意失礼搭腔,是想提醒杨长与自己同龄,希望藉此得到对方照拂,岂料没引起任何反应,使得场内气氛无比尴尬。

  杨长作为边镇抗金大将,自然不喜欢求和派攀关系,偏偏范宗尹sp; 而年初徽宗逃到润州避难,童贯等文武重臣也随之同去,徽宗在东南设立小朝廷,首先就是要拔掉眼中钉方腊,后用朱偭的钱粮招兵买马,再一次对方腊势力进行清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