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剑在我手,何寄他人?(6k)第1/4段
钦宗此番密集调兵,除却刘韐那一军不用借道,其余都要从杨长防区经过。
正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如此大规模军事调动,且皇帝催得急、队伍准备匆忙,粮草军需大概率不充分,很难说不滋扰沿途百姓。
杨长即便有实力出兵,也不敢冒险放空守备。
收到圣旨第二天,他就与赵福金同路,赶赴平北军治所临汾,交待如何‘友军接待’。
杨长要求汾水沿线五城,即襄陵、临汾、洪洞、赵城、霍邑。
“这担心多余了吧?你算起来也是驸马,皇兄即便信不过别人,总不能信不过你?”
就河北一路而言,真定府的战略重要性,胜过要割让的中山、河间。
赵福金生下唯一子嗣,若造反之事不能把她说通,杨长心里总感觉过意不去。
“对啊,那是我在此地,若被调往他处呢?谁来保护他们?”
具体部署,即东路军至磁州止,放弃原路线直扑都城汴梁,而由滏口陉进入潞州,从潞州向北攻打威胜。
宋朝的军事调防,已提前被金军掌握。
由于种师中前次的失败,耗尽了真定府的九成驻军,让来接任的刘韐捉襟见肘,除了他本部兵马两万,真定只剩不到万人厢军。
毕竟金军在北,杨长与金人已经结下深仇,反宋就意味着腹背受敌,正常人都不可能此时造反。
一听说要打仗,州衙大堂沸腾了,纷纷嚷嚷着随军。
此时娄室已击溃刘韐,而东线另一路的主将王渊,也在辽州被他拦了下来。
杨长摇头淡然一笑,指着后方的临汾城,意味深长问曰:“年初的时候,城中百姓为了助我破城,冒着生命危险与金兵搏杀,他们前赴后继死了数千,公主知道为什么吗?”
金军只有拿下真定,东西两路才能有效联系,不至像上次那般各自为战,形不成军事合力。
杨长此时离开威胜,已有接近一个月时间,所以没打算在平北久留。
“永远?为什么?”
“三郎。”
“是这样吗?”
放弃介休,再弃孝义,三弃西河。
朱仝咽了咽口水,随后追问:“你已下定决心?咱们如此不近人情,他们回头必然参奏攻讦,此时金人在北且势大,若是”
翰离不率军直面马扩,粘罕则在蔚州集结新到兵马,由真定北部飞狐径进入,代替东路军进攻真定。
届时翰离不绕过继续南下,就能以真定为据点推进,再不用担心补给线被骚扰,而马扩等人若移师追击,则要舍去防御优势与金军拼野战。
粘罕用兵可谓恰到好处,不但麾下大将娄室能挑重担,能独自坐镇太原屡战屡胜,偏偏钦宗还给他打助攻。
失去东线宋军牵制,西线的宋军数量虽多,但也没能敌过娄室。
突合速通过空间换时间,不但通过弃城分散了解潜军队,也等来了娄室的援军,而解潜的援军来得太慢,最终被金军所击溃。
“我知杨郎本领高强,但夺天下真不是易事,想当年太祖皇帝建立大宋,也是”赵福金话赶话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例子不当,于是话到一半戛然而止。
行军如此迅速,出乎杨长的预料。
“小弟就等这句话”
“是啊。”
“这”
“父兄并未薄待,杨郎为何如此?”
“不能吧?”
眼看赵福金一脸不信,杨长捏着下巴仔细想了想,随后组织语言耐心解释:
“为夫记得提过几次,公主终于正视这问题?”
赵福金虽说得豪迈,但内心却道杨长多年未有出,眼下就只杨煌一个儿子,他即便取代赵家君临天下,皇位还要传到儿子手里,算来也有一半赵家血脉。
吴乞买疯狂学汉人礼仪,就是想用皇权集中制代替部落制,他们家族内部现在空前团结,一致对外制衡粘罕的势力。
杨长突然话锋一转,蹙眉正色道:“宋朝军队的最大问题,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混乱,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可他能指挥动哪一路兵马?现在你兄长已经越过他,直接插手给我下旨出兵,这完全就是儿戏。”
折彦质吸取教训,不再像解潜般轻兵急进,占领介休之后即按兵不动,等张灏、折可求、范琼等人到齐,才一起继续往前推进。
见杨长正气满满,赵福金颔首对曰:“不愧光明天尊,杨郎果然不是普通人,不过你也不用造反啊,周边局势如此紧张,造反岂不腹背受敌?不如先助朝廷打退敌人,再上疏劝皇兄施仁政”
“有道理。”
杨长回答,铿锵有力。
杨长话没说完,即为朱仝打断。
“既如sp;赵福金虽说得豪迈,但内心却道杨长多年未有出,眼下就只杨煌一个儿子,他即便取代赵家君临天下,皇位还要传到儿子手里,算来也有一半赵家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